◆记者 张庆海
枣庄高新区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双招双引的示范区,今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成为全市上下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日,新上任的枣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广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重点,以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为全部工作的突破口,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国内一流”为最高发展境界,坚持“六力并发”,严守“五大底线”,树牢“六个意识”,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的产业新区。
提高产业竞争力
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树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鲜明导向,加快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重点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制造、新医药和大数据等“四新一大”特色主导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新能源产业。以航天科工新能源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以国家锂电中心为平台,加快天瀚锂电池项目建设进度,推进精工电子通过并购在科创板或主板上市,重点发展锂电基础材料、锂电池、检验检测、控制系统、产品应用、拆解回收等完整循环产业链。 新材料产业。以金属新材料、纤维新材料、前沿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新材料精深加工和研发利用,重点培育天衢高端铝制品,积极引进纺织新材料项目,着力布局石墨烯、飞机发动机叶片加工新技术项目,努力把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引领工业转型振兴的主导力量。 新信息制造产业。以互联网小镇、智能制造小镇为依托,瞄准物联网、人工智能、新型显示、5G通信等领域,重点发展中移铁通智能产品,培育光纤“棒纤缆”光电传输完整产业链。 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中成药、化学创新药、生物制药、保健产品、医疗服务、医养康复、医药物流等产业,实施华润三九三期扩建工程,支持威智百科、海王药业增资扩股,加快推进植物药用蛋白、东滕阿胶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大数据产业。以鲁南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引进泰盈产业园、全国密码技术公共算力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云溪科创项目,推进大数据中心扩容。
强化创新驱动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重点领域,集中创新资源,强化开放协同,突破重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使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拓展创新平台。联合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深入开展产学研活动,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5家。全力支持浙大山东工研院、常州大学枣庄技术转移中心、齐鲁工业大学枣庄研究院、浪潮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海外(英国)孵化器、中关村离岸孵化器建设,真正使产学研用取得成果,转化落地一批项目。继续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客之家,年内新增3家。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年内新增2家。探索组建大数据、智能制造、锂电新能源等若干产业创新联盟,推进创新资源共享。 鼓励企业创新。深入实施“高企三年培育计划”,加大“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4%以上。 建设人才高地。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倍增工程、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紧缺实用人才引育工程、青年人才创业就业精英工程等四项人才工程,探索在京沪深、欧日美建立引才联络站,拿出“千金买骨”的诚意,开展靶向引才,柔性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0名。组织申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枣庄英才”等各类人才计划6名,新建人才平台载体8家,全力打造“高精尖缺”人才集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