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车市 - 车企集中裁员布局未来出行 2020年开赛在即
车企集中裁员布局未来出行 2020年开赛在即
加入时间:2019-12-16 10:51: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几乎同一时间,奥迪和奔驰宣布将实施裁员计划。在此之前,宝马也大胆做出了“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德国慕尼黑总部裁员近6000人”的决定。裁员的理由近乎相同,三家豪华车企都想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诸如电气化、数字化和自动驾驶等项目中。

这或许是汽车产业变革最为严峻的阶段。面对电动化、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车企不仅需要进行巨额投资,还要节约成本。奥迪、宝马、奔驰看似冲动的决定背后,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大势所趋。

转型过程中,中国市场被众车企看重。“中国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的全球领导者,自动驾驶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奥迪中国总裁兼奥迪中国销售副总裁武佳碧在奥迪MQ!创新峰会上说。

眼下,包括奥迪、宝马、奔驰等众多车企都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积极布局,对中国市场更是重金投入。在这场押注未来的“赌局”中,业内关注的焦点是谁能以“勇者”的姿态胜出?

一边裁员一边加速投资新技术

面对全球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整车企业必须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受市场环境和“新四化”技术浪潮的双重影响,今年以来汽车行业开始出现“裁员潮”。

今年除奔驰、宝马和奥迪外,日产、福特、通用等车企也纷纷提出“裁员计划”。日产日前发布的一份裁员计划显示,在2023年3月之前,日产将在全球裁员1.25万人,其中2020年3月底裁员6400人,到2023年3月将再削减6100个岗位。

相比之下,福特汽车的裁员或许更为严峻。今年3月,福特在德国裁员5000人(自愿买断计划),随后6月,福特又将欧洲裁员计划扩大至1.2万人。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伯恩哈德·马特斯(Bernhard Mattes)认为:“2020年全球汽车工业将迎来更为惨烈的裁员潮。”

在汽车产业面临需求停滞、低排放汽车研发投资高昂的大背景下,裁员是车企降低成本的举措之一。除了裁员,车企更是提出了明确的“降本”目标。如,奥迪计划在2022年之前节省约150亿欧元的成本;宝马也提出一项涉及120亿欧元的降本计划。

而“节流”常常与“开源”相伴。为了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车企在新技术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以奥迪为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奥迪计划投资120亿欧元全面提速电动化。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转型计划,整个规划将从节约成本入手,在集团范围内寻求合力。而节约下来的成本将投入到电动化、数字化或智能互联这些领域。”武佳碧说。

2020年开赛在即

在全球汽车市场面临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这意味着车企的每一步策略都尤为关键。而2020年是各大车企新战略、新车型落地的关键之年,特别是在中国市场。

如,2020年初全新一代奥迪connect互联科技搭载在新款奥迪A4L上投放至中国市场;2020年宝马首款纯电动SUV iX3将在华晨宝马工厂量产,并出口到全球市场。此外,大众集团也于日前宣布2020年与中国市场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的40多亿欧元里,针对电动化出行领域的投资数额将占到总投资额的40%,涵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的研发。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0年之所以被车企看重,是因为这一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重大变化,而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到2020年,中国将有3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完全实现电动化。”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JUCCCE)创始人兼主席刘佩琪认为。此外,这一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全退坡,电动车将迎来真正的市场化竞争。

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并不会完全消除。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如果按照实现25%左右的销量目标计算,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以上。

不止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潜力同样将在2020年快速增长。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相较2016年增长近5倍。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潜在客户下单渗透率有望达到51.6%。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未来汽车行业将出现三大变革: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凭借自动驾驶技术,人类将节省约9%的时间。”

不可否认,汽车市场在电动智能化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仍有发展潜力和空间。如何将抓住机遇抢占新赛道,已经成为当下车企们需要攻克的重要议题。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