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金融 - 1年收益率近40% 高收益债江湖“秃鹫”出没
1年收益率近40% 高收益债江湖“秃鹫”出没
加入时间:2019-11-11 9:10: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们有一只产品,几个亿的规模,都是自营资金,主打高收益债,运作近一年,收益率在40%左右。”一家私募基金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被部分机构视为烫手山芋的高收益债券,一些品种在近期“变废为宝”并产生较大收益,而将这一手法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投资者更是被称为“秃鹫”。

  彼之砒霜汝之蜜糖

  “大家对高收益债的认知有所不同,我们认为8%以上的债券可归为高收益债。”茂典资产投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高收益债得到市场越来越多关注,主要原因是近两年来其体量大幅增加,去年以来高收益债市场有获得丰厚回报的机会。与过往债券牛市不同,目前信用分层导致信用债市场被割裂为一般信用债和高收益债两个子市场,这是获取“阿尔法收益”的前提条件。

  一家保险资管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高收益债市场最近比较火,如果做波段,一年能实现10%甚至20%以上的收益率,有的标的甚至在几天内的收益就能翻倍。不过该保险资管人士说,保险公司等机构一般不能做真正的高收益债,一方面是制度不允许,另一方面是担心声誉风险。

  上述一年斩获40%收益的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高收益债市场比较好做,特别是去年9月以后出现不少被“错杀”的品种。

  当然,不可能全部是盆满钵满的结局,在高收益债市场折戟的机构不在少数。业内人士介绍,很多机构在这一市场上赔钱了。“这是一种风险较高的投资,大多数机构用自营资金尝试。”一位券商人士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北京某百亿规模的私募基金信用评级总监介绍,高收益债投资策略大致分三类。一是出于投资限制或恐慌等因素被机构砍仓的债券,其中有些企业质地不错,信用风险可控,属于错杀品种。去年这类机会较多。二是由于一些风险事件造成某只债券收益率大幅波动。投资这类债券,需对企业有深刻了解,判断风险事件对企业有无实质影响。这种债券适合短期持有,风险事件影响消失后,债券估值会快速修复。三是投资级以下的债券,实际上属于“垃圾债”。这类债券已经违约,虽然价格非常便宜,但回收周期和回收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目前来看,这一投资机会很难把握。

  另有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参与高收益债的机构以私募为主,部分外资机构的参与热情同样较高。活跃的机构,一般积累了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参与高收益债市场,需对企业非常了解,要有很好的交易、信评团队以及后期处置的律师团队等。”他说,策略方面,建议尽量以周期较短的债券为主,周期较长则难以把控。“主要还是参与半年以内甚至更短时间内能兑付的债券,最长也不要超过一年半。”

  华泰证券资管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说,目前专门做高收益债的机构较少,主流机构中专门做高收益的产品也不多。参与机构包括券商资管、私募,以向高净值客户募集的产品为主;同时,今年外资机构通过债券通参与活跃度增加。不过,随着市场债券资产票息水平今年明显下行,近期在高收益债交易中,公募、城商行交易对手明显增多。

  前景广阔制度待完善

  展望市场前景,茂典资产投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高收益债前景广阔,我国高收益债市场刚刚起步,由于目前债券市场配置资金的风险偏好极低,债券保本保收益的看法根深蒂固,导致在信用债出现较多违约初期,市场定价机制运行不畅,近两年很多投资机构对部分债券“一刀切”现象不断出现。随着信用债刚兑的打破,信用债定价体系会逐步重塑,高收益债市场在这种环境下孕育并会随着理性资金的参与逐步发展壮大。

  但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对债券投资者的保护明显不足,同债不同权、债权清偿优先顺序无法得到保证、违约债处理周期过长、处理过程不透明的情况普遍,亟需制度完善。

  “对于违约债券的处理,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解决办法,案例不多,相关人员的经验不足。”上述百亿规模私募基金负责人说,未来如果有几个成功的案件判例,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望起到较好效果。

  华泰证券资管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收益债和债券发行存续中的信息披露制度;二是加强对中介机构和相关项目人员的尽职约束;三是做好回购违约债券、高风险债券的匿名拍卖制度和市场建设;四是关于违约债券的诉讼管理人、约定管辖问题,通过持有人会议链条较长,且与地方司法机构的诉讼过程也可能存在较长的程序成本,更为明确一致的约定有助于机构投资者主张权益;五是关于民企发行人违约过程中暴露的实际控制人责任问题、部分国企违约发行人暴露的逃废债问题,只有相关信息更加透明、对逃废债行为进行有效惩戒,才能让高收益债市场不断完善。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