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线一单”源头管控 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 山东用经济环境“双指标”评价区域发展
导报讯(记者 吴淑娟)山东省政府8日下发《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源头管控,大力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城市空间等结构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根据意见,山东将对现有工业企业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将淘汰类项目、落后产能、技术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生产线等纳入新旧动能转换“替代源”清单,逐步退出。 对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支柱产业的小企业集群,通过促进股份合作、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改造提升、培育壮大,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并于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既解决污染问题,又促进转型升级。 2020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钢铁行业生产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搬迁新上项目一律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建设。推进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工业窑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强化家具、整车生产、机械设备制造、汽修、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减少异味扰民。 加快产能权、碳排放权、用能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鼓励企业置换产能、交易指标、股权合作,推动宝贵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容量指标向效益更好的领域和企业流动。 2020年基本建设完成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企业环评批复要求建设的铁路专用线。 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以及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 新、改、扩建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全面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2020年年底前,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燃煤机组装机容量。2020年采暖季前,7个传输通道城市和青岛市、烟台市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严禁市场再销售散煤。 制定出台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国氢谷”“东方氢岛”。 实现涉嫌环境违法案件信息与检察机关共享,切实克服简单化、“一刀切”的倾向。对尚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实事求是给予整改时间,到期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依法采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