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最大90后如何避免“中年心态”?
最大90后如何避免“中年心态”?
加入时间:2019-1-18 9:47: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年伊始,就有不少人惊呼:“年纪最大的90后快30岁了!”古人讲“三十而立”,即使在今天,很多人也把30岁当成人生和事业的一个分水岭,若不能在30岁之前小有成就,很多人就会陷入莫名的焦虑乃至恐慌中。更何况,一些自媒体也不会放弃借机刺激舆论、引导流量,大谈特谈“你身边优秀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之类的话。30岁的人一只脚已经迈向了中年,这更让很多自认为事业无成或孑然一身的年轻人深感忧虑。

  与忧虑相伴的,是一种叫做“中年心态”的情绪。当90后职员手握保温杯在格子间里穿梭的时候,当大龄未婚的“空巢青年”们看到自己头发日渐稀疏的时候,很难不焦虑。有人因此始终局促不安,而也有很多人陷入了一种所谓的“佛系”状态:反正生活就这样了,并不是所有欲望都能满足,还不如没有欲望......

  “中年心态”当然是不可取的,但它的确广泛存在,没必要对其有太多道德意味上的评判。“存在即合理”,寻找其中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年轻人当下的心理状况。首先,进入所谓的“中年”,当然是个被迫的状态,毕竟没人真的想变得苍老,因为“中年”意味的不只是所谓的“成熟”,更有身体的疲劳、心灵的焦灼。年轻人在“不想长大”的氛围里一天天变老,可以说既现实又无奈。曾有人跟笔者吐槽,自己漂泊在北京好多年,还没买上房子,也没拿到户口,单身多年还找不到另一半,自己却早早地过上了“中年生活”,但老家同龄人早就结婚,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典型,当外界认为他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他自己却觉得中年已至。因此,“中年心态”是一个现实所导致的无奈结果,囿于那些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很多90后也不得不提前进入这种焦虑心态里。

  其次,“中年心态”往往体现在独处时,而一旦进入同龄人的活动现场,他们又会很快“回到”年轻人的欢腾状态里,这是区别于真正的中年人的地方。譬如,每逢傍晚,三里屯酒吧街灯火通明,很多年轻人在里面寻找生活的快慰,也有不少是脱离了一身疲劳的上班族。而在更多的饭局中,90后们在推杯换盏之中也是不亦乐乎,全然忘却了工作和生活的烦恼,或者在相互吐槽之中寻找生活的存在感……然而,当他们回归到个人世界里,面对家中空无一人的房间,还是会感到很大的疲惫感,感到生活索然无味。更何况,不少年轻人被失眠问题困扰,既然睡不着,就难免胡思乱想,有些问题越想越复杂,越想越纠结,这些孤独的年轻人也因此更快地进入了一种无边的苦涩感中。

  “中年心态”还体现在一些年轻人把现实生活弄得异常紧张,却没有太多的精神生活。正是因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精力,年轻人才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但过度现实沉重的东西压垮了他们,不得不在物质生活的锁链里艰难挣扎。一些年轻人甚至开始否定自己过去的价值观,网上常见的“三观俱碎”式的表达,就与此相关。当年轻人看到公共事件中的不正义现象不再义愤填膺,当面对周围环境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那么他就逐渐失去了一个青年的锐气与正气。甚至,有人对此已经不会再有反思,他们已经彻底“向这个现实世界投降”了。

  这些问题都是“中年心态”的表征,大家对此往往避之不及,但似乎多数人又在实际上逐步滑向庸碌乏味的生活。要避免“中年心态”,其实最关键的还在于找准定位。具体来说,就是明确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想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逐步走到而立之年的人虽然没法继续沉浸在所谓“诗与远方”的梦幻世界里,但也不等于就完全倒向庸俗的油腻生活。一个能认清自我并学会与生活、世界和谐相处的人,就不可能被油腻的现实同化,也不可能忘记自己的初心。

  再者,避开“中年心态”也需要年轻人之间的相互砥砺与帮扶。譬如,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往往会可以避免自己丧失前进的动力,因为这个大环境就是竞争激烈的,就是充满活力的,很多人在工作之余还不间断学习,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如此一来,他们也不会进入庸碌油腻的生活。但是,还有很多年轻人会吐槽身边的环境犹如一潭死水,工作缺乏挑战性,上升空间不大,时间久了,自己也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心灵的衰老让生活乏味无聊。可是,这并不能成为“早衰”的理由,说到底还在于自己如何看待现状,如何解决问题。环境既是人造就的,也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尤其是年轻人多的地方,就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当年轻人们在一起聚餐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多一些相互鼓舞而非悲观吐槽?是不是可以有更多刺激想象力和打开发展空间的思考?如果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即使身体日渐衰老,他其实依然是年轻的。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