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当心旅游尾单“馅饼”变“陷阱”
当心旅游尾单“馅饼”变“陷阱”
加入时间:2018-8-6 9:35:49  来源:东方网

   北京的冯先生和妻子退休后,很喜欢到处旅游。不久前,他们关注的一个主打旅游尾单的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款旅游产品,6天5晚游云南,由于是最后两个名额,原本2000多元的团费尾单价只需900元。冯先生和妻子觉得挺划算,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在旅行过程中屡遭强制消费。这趟旅行回来,冯先生直呼旅游尾单套路太深,再也不敢捡这个便宜了。(2018年8月4日《北京青年报》)

  所谓“旅游尾单”,其实就是一些旅行社在成团前预先大规模向航空公司、酒店等订购座位、房间,承担了销售风险,组团时人数不足,在临出发前几天会着急以低价把少量余位卖出去,这样就产生了“旅游尾单”。

  旅游尾单的价格往往大幅低于正常价格,有的甚至只有正常价格的一半,正是鉴于这种“馅饼式的福利”,才吸引着许多游客削尖脑袋都想往里钻,尝到包赚不亏的“大馅饼”。而,事实上,旅游尾单往往是旅行社内部发动亲朋好友购买,游客捡到这样的“馅饼”简直是微乎其微。

  与此来说,一些旅行社吃准游客爱贪便宜心理,经常打着旅游尾单的幌子,抢夺旅游市场。就像北京冯先生那样,6天5晚游云南,原本2000多元的团费尾单价只需900元,结果在旅游过程中就遭遇强制消费了。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日渐火爆,旅游尾单也不再是少量余位,而是将其演变成旅游市场营销手段,让游客一不小心就遭到蒙蔽和上当。

  因此,笔者在此要提醒游客,当心旅游尾单“馅饼”变“陷阱”,外出旅游也得算好一本合理账。我们不妨换位来想一想,旅行社频繁搞那么多旅游尾单,只赔不赚,那他们不是钱多人傻了吗?再说,同在一个团旅游,你能享受那么大的丰厚优惠,其他成员能答应吗?

  所以,我们在报名旅游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了解,找正信誉好的规旅行社,特别是在旅行消费和游玩线路等方面,要认真仔细了解清楚。这样把该做的功课做在前面,也能有效避免在旅游中,陷入强制购物、“黑色娱乐”等非法项目中。与此同时,游客对不合理的消费,一定要有明细单,注意做好证据保存,便于维权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