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相约上合--风从海上来 - 坚定扎实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坚定扎实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加入时间:2018-6-11 10:46:31  来源:大众日报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提出,山东等三个东部大省,主要看怎么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看怎么优化产业结构,怎么继续起到领头雁、火车头作用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本报记者 杜文景 袁 涛
  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站位谋发展,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聚焦经略海洋、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山东已经吹响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
谋定而动,构建高质量发展大框架
  今年1月3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批准。2月22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大会,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力量,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迅速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相继出台,谋定而后动,目标更明确,路线更清晰。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正在成为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济钢转产搬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立体交通网规划……一批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作已初见成效。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总书记同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先导,抓好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日前,山东制定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推出一批重大计划、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配套制定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5个工作方案,与省委2018年1号文件共同形成“1+1+5”政策规划体系,确定了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
  “当前,乡村振兴省级的政策框架体系已经基本构建,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表示,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要分步实施,久久为功。据了解,近期我省将谋划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在全省选择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探索创新多元模式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乡村振兴。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2017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1%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0.4%,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位。山东发展最大优势和潜力是海洋。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新时代海洋强省,必须聚焦聚力落实重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集聚优势资源,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8日,我省印发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了激活海洋科技创新动力等“十大行动”。5月10日,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在青岛举行,提出树立世界眼光,坚持陆海统筹,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新时代海洋强省,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对于我省来说,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山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5月底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动员大会确定,要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柴油车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危险废物处置、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治等标志性战役,不断开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新局面。
强化担当,新旧动能转换正起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时代山东工作的总要求。牢牢把握这一总要求,山东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以“四新”促“四化”……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省委坚决贯彻中央决策,一场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先行先试”动能转换行动在齐鲁大地全面展开。
  “机遇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指出,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要着力在“三核”“多点”协同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推动济青烟三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支持其他14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多点开花、点面结合、快速崛起、优势彰显的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新布局。“要紧紧扭住‘以四新促四化’这个中心任务,聚力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上抓落实见实效。”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表示。
  动员大会结束后,全省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4月26日,省委、省政府聚焦“十强”产业和高层次人才等三大支撑,研究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10+3协调推进体系),并形成工作方案。方案总体架构分为“十强”产业推进体系和“三大支撑”推进体系。其中,“十强”产业推进体系是指对“十强”产业逐一构建“6个1”的推进体系:1名省级领导牵头,1个专班推进,1个规划引领,1个智库支持,1个联盟(协会)助力,1只(或以上)基金保障。
  鼓励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近日,济南市确定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限制区”和“禁止区”。济南市规划局局长吕杰表示,限制区的范围是沿着济南市二环路一圈,里面所有的区域都叫限制区。限制区的特点就是疏导,让人往外走,产业往外走,不要挤在市区。在历史城区将划定禁止区,禁止区内严格坚持保护、只拆不建的原则。
  动能转换,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智力支撑同样重要。4月25日,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专利库正式启动上线,为新动能“蓄能”。专利库吸收引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外向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尚未转化实施的有利于提升新旧动能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技术,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专利收储及运营,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体系。据了解,当前已入库专利5000余件,力争2018年底入库专利达到1万件,2022年达到5万件。
浴火重生,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对山东来说,必须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破除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改革推进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按照部署,我省将加快思想再解放、体制机制再变革、领导方式再创新、工作能力再提升、工作作风再转变。今明两年,我省将在“放管服”、运行机制、民营经济改革发展、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尽快加以突破。省委书记刘家义说,我们要着力优化制度体系、社会氛围、生态环境,使山东人气更旺盛、精英更云集。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山东以新一轮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强大红利。以全省0.8%的土地,贡献了全省约6%的生产总值,单位面积产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倍,这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去年交出的答卷。“大部制”管理、“双轨制”人事制度、研发经费后补助……自获批建设以来,山东半岛自创区积极探索改革发展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区内各高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带活了区域发展,被科技部列为自创区五大改革亮点之一。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继续扩大开放力度和范围,是山东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今年以来,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过渡期监管政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省内唯一、全国领先创新政策相继落地,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周宇翔说,作为全省改革开放的前沿,保税港区不论是从管理制度、工作机制还是人才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和领头雁作用。这些政策就是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求发展的积极尝试。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在山东落实落地、开花结果,必须有强有力的督查作为保障。
  近日,根据省委部署安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重大办会同省有关部门组成6个组,对17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并随机抽取1000家民营企业开展电话调查。一提发展产业项目就要求给土地指标、扶持资金,很多调研成果仅体现在报告上……督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发现了在思维习惯、工作方式、发展理念等方面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很多问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克服。  放眼望去,山东正把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有机结合,加快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系统工程。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