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增添百姓福祉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增添百姓福祉
加入时间:2018-5-16 9:59:24  来源:南方网

    8.9%、6.4%、11.7%……这3个数据分别代表着今年前4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和进口的增长情况。由此可以读出中国外贸清晰的轮廓: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出口增长低于进口,进口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顺差同比在收窄,收窄幅度达24.1%。外贸数据告诉世界,中国自主扩大进口,不仅是愿望,更是行动;外贸数据背后的宏观经济数据告诉世界,中国自主扩大进口,不仅是愿望,更有能力。(5月15日《光明日报》)

  众所周知,主动扩大进口,是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宣布的中国扩大开放四项重大举措之一。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中国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将降低相关产品关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开放市场。而开放的目的是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基于发展需要而做出的自主政策选择,是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动作为,也是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发展机遇、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实际行动,还可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行动。

  主动扩大进口,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充分发挥进口的重要作用,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实现创新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开放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敞开怀抱,展现了中国开放的决心和自信。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证明,只有不断开放、扩大进口,才能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助力。中国有着巨大的内需动力,是世界消费市场的一个关键和决定力量。中国真诚扩大进口,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给世界带来巨大红利。

  更重要的是,扩大进口,中国不仅能为经济全球化做出更大贡献,还能使国内消费升级,这将使国民在扩大进口的消费升级中,不断享受到进口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各种实惠。中国消费者在进口汽车、药品、大豆、化妆品、海产品等方面,已经和即将享受到更多降低关税后带来的好处。自2015年6月以来,中国已连续4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降幅55%。2017年12月1日,中国再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化妆品、箱包等传统消费,海产品、滑雪用具等新兴消费,药品、婴童车等健康消费……均在降税的名单中。就是说,中国扩大进口令国民“获得感”倍增,福祉不断增加。

  可见,我国主动扩大进口,从宏观上看,是为国家发展和全球经济增长助力。而从微观上看,既是满足我国消费者在个性化、多样化,以及特色优质消费品上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百姓生活增添福祉,使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今年,中国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动扩大进口,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且,国内消费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扩大进口,必将进一步满足百姓的消费需求,使其有更多选择。同时,扩大进口也是引入竞争机制,使人民享受到更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一个有效手段。

  总之,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主动增加进口,是一招好棋。而对百姓来说,扩大进口,使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使百姓更受益。中国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这当然也令百姓笑开颜。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