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 趵突泉泉域岩溶碳汇“家底”6月底前摸清
趵突泉泉域岩溶碳汇“家底”6月底前摸清
加入时间:2018-5-2 8:45:38  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导报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朱晓春 济南报道

    在碳减排的巨大国际压力面前,一条新的减碳通道正在打开。
    研究发现,不仅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在岩溶作用下,普通的岩石(以碳酸盐为主要成分)也可以分解吸收二氧化碳,达到减碳效果——土壤中的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对岩石进行溶蚀,“吸碳”过程就开始了,形成的碳酸氢根和钙离子,跟随自然界的水循环奔向江河湖海,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碳源(排放)转化成了碳汇(寄存体)。
    “岩溶作用碳汇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碳汇途径,在平抑‘碳失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4月25日,正在济南南部山区进行野外溶蚀试验的刘文——山东省地矿局八O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水文地质调查部项目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令人欣喜的是,由刘文负责的济南市趵突泉岩溶泉域碳汇数据库调查研究,在历时两年后,将于6月底前完成。此举将摸清济南市岩溶泉域碳汇的家底,为该市乃至全省碳的减排增汇措施安排提供理论支撑,提升全省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话语权。

为减排提供地质支撑

    4月25日,在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党家街道宅科村的一座小山头上,刘文在助手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年前埋在核桃树下不同深度土壤的3组溶蚀样品———9个直径3.4厘米、厚度3毫米的石头小圆片。
    “这是标准溶蚀试片,原材料为取自桂林的极高纯度的灰岩,专门用于各地野外溶蚀试验,所得结果也便于进行对比研究。”刘文对经济导报记者解释这些小圆片的不凡身世。
    这样的溶蚀试验,刘文在济南布设了29个点,旨在通过一个水文年的试验,探索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岩溶区碳循环的运行规律。
    随着样品采集的陆续完成,接下来,刘文将进入对样品的分析比对和论证阶段。这29个点,有的选在核桃树下,有的选在石漠化严重的荒山上。一年来,这些样品的重量会有细微的变化,可以分析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岩溶作用的强弱,进而了解不同环境对碳汇形成的影响。
    这种分析的意义何在?
    “如果得出结论,核桃树下的土壤中岩溶作用形成碳汇比石漠化的荒山更为显著,那么政府完全可以以此数据为依据,作出治理石漠化、增加植被覆盖的安排。这样既恢复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森林碳汇,也促进了岩溶作用进行,提高岩溶碳汇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刘文说。
    刘文本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以趵突泉泉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野外监测、采样分析等工作,分析环境因素对流域岩溶作用碳循环的影响;研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碳的转化过程及机理等,以建立典型流域地质碳汇数据库,开展典型流域碳汇潜力评价,为济南市的碳减排增汇措施安排提供地质支撑。

全球岩溶减碳速率
超22亿吨二氧化碳/年

    在地球的4个圈层中,岩石圈是最大的碳库,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碳酸盐岩中碳储存量高达61×1015吨,占全球碳总量的99.5%。国内外岩溶地质观测资料显示,现代岩溶作用对大气二氧化碳具有显著的捕获回收效应,全球碳酸盐岩溶解回收大气二氧化碳的速率超过22亿吨二氧化碳/年。
    我国岩溶分布面积达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球岩溶总面积的15.6%,是名副其实的岩溶大国。在国家二氧化碳增汇减排和缓解温室气体效应的计划中,加强对岩溶碳汇研究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重大科学命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岩溶碳循环和碳汇的认识不断深入,我国南方的岩溶碳循环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可。增加岩溶碳汇,实现科技减排,正成为当前科研的重头戏。可是这一研究在山东尚属空白。
    “济南地处我国典型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岩溶区,岩溶分布面积广,地表地下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大泉广布,‘泉城’美誉驰名中外,岩溶碳汇潜力极大,但截至目前对此尚未有系统研究。”八O一队队长彭玉明说。
    为此,彭玉明带领技术前沿创新团队向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开展“济南地区典型岩溶泉域碳汇研究”的项目立项申请,并顺利进入项目库,以期为济南市的碳减排提供新的技术措施。2016年,八O一队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取得项目承担资格,2016年8月25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向八O一队下达了项目任务书,项目提交成果时间为2018年6月30日前。

增强碳交易话语权

    覆盖全国的统一碳市场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碳的减排增汇成为地方政府亟须面对的课题。
    对山东而言,减排尤为迫切。多年来,山东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但其多由高耗能的工业贡献,全省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逐年增加,目前已逾10亿吨,同样居全国前三位。
    “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关键词频频出现于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环保部提出以“碳”为硬性指标,对经济活动加以监测、识别和调控,以省为单位推行“碳源—碳汇”交易制度。并根据该制度对31个省级单位的碳源量与碳汇量进行统计分析,资源消耗量大、碳排放多的经济发达地区要拿出资金对碳排放少的经济落后地区进行补偿。根据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恺教授的研究,到2030年,山东要面临约6亿吨CO2的碳减排目标。
    为有效应对减排压力,省政府已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采取措施努力增加森林碳汇、海洋碳汇及湿地碳汇等。但截至目前,我省地质碳汇研究仅限于几个有限案例,研究基础薄弱。全省裸露岩溶分布面积达3万余平方公里,济南市南部山区多半为碳酸盐岩所覆盖,而有研究已证实,岩溶作用过程可形成巨量碳汇,但岩溶碳汇并未进入政府采取措施增加碳汇方案的考虑范围。
    “岩溶碳汇若进入政府决策视野,不仅可直接缓解巨额环境补偿金压力,也可为全省低碳经济、绿色发展引进新生力量。”刘文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该项研究在对全市的岩溶碳汇摸清家底后,还将择机扩大工作范围到全省岩溶分布区,为山东碳减排提供岩溶碳汇新筹码,同时,也不排除今后可以将这些碳汇进行交易,出售给有减碳需求的单位和地区,增强山东在碳交易方面的话语权。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