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茶叶陷阱”皆因符号消费钻了空子
“茶叶陷阱”皆因符号消费钻了空子
加入时间:2018-3-26 9:30:16  来源:北京晨报

   “明前茶,贵如金”,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在高价的诱惑下,有些不良商家甚至用陈年旧茶冒充新茶,蒙骗消费者。前些日子,李先生花了1200元在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横石桥茶叶市场,买了一批声称刚刚上市两三天的龙井新茶,就上当受骗了。看人卖茶、以旧当新、以次充好、香味可调、年份造假,茶叶市场存在不少陷阱。(3月25日澎湃新闻)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公众的茶叶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有的人喝茶是为了解渴,有的人喝茶则是为了满足文化需要和精神诉求;有的人则对茶叶的品质有严苛、细致的要求。

  不同的消费行为,折射出不同的生活品位与社会等级。换言之,消费具有鲜明的符号属性,喝什么样的茶叶,同样是一种符号互动的工具,用来赢得“脸面”。

  当喝茶和一个人的“身价”产生关联,市场就会提供相应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诉求。人们通常按照茶叶的品质和成本赋予其差异化的符号意义,稀缺的茶叶、考究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包装和高超的文化营销共同成就了一些茶叶在等级化的金字塔体系中的高位。越是稀缺的茶叶,价格就越贵,说到底也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体现。

  低端茶叶利润稀薄,高端茶叶利润空间广阔。外行不懂“门道”,往往会给内行留下制造猫腻的机会。不少消费者并不懂茶,缺乏相关的消费知识;他们朴素地认为,那种名气大的、价格贵的茶叶,往往品质更高。在一个讲究利益变现的时代里,一些商人利用消费者的“不懂行”,用云山雾罩、貌似有理的话把消费者侃晕,从而达到使人上当受骗目的;这样的忽悠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不良社会心态,在商业领域见怪不怪。

  货真价实、诚信经营本应是商人的“本分”,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那些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投机取巧的商家们,不能轻轻松松就把钱挣了,理应得到规训与惩罚。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