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 大众日报受沂蒙精神滋养,也是沂蒙精神忠实的实践者、创造者和记录者———红色基因代代传
大众日报受沂蒙精神滋养,也是沂蒙精神忠实的实践者、创造者和记录者———红色基因代代传
加入时间:2018-12-21 9:44:28  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大众报业记者 于国鹏                                           

    11月29日,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新时代红嫂于爱梅,讲述起奶奶王换于的故事。抗战时期,“沂蒙母亲”王换于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大众日报工作人员白铁华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八百里沂蒙大地,见证了无数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
  牢记嘱托,担当作为,心系大众,胸怀时代。创刊80年来,大众日报受沂蒙精神滋养,同时也积极实践、不断创造着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时代新篇。
生死与共铸就沂蒙精神
  “报社的白铁华是我奶奶救下的。那个年代,救助共产党八路军,被日寇抓到可是要杀头的。”
  ———沂蒙“新红嫂”于爱梅

  12月1日,费县白石屋村。
  这里是《沂蒙山小调》诞生地,1940年10月前后,大众日报第二印刷厂转移到这里。
  费县党史办原主任张乃军介绍,当时,条件特别艰苦。房子矮,石头筑成,茅草披顶。冬天,连降大雪,屋里零下十几度,手都伸不出来。没条件铅印,就用油印。但油印也缺材料,铁笔磨秃了,就用纳鞋底的大针绑在筷子上刻钢板。没有油印机,用高粱秆固定住蜡纸两头,两个人用手按住,另两个人拿纸、续纸。因为长时间没法洗澡,这些人身上都招了虱子,但他们都很乐观。
  张乃军说,大青山突围期间,大众日报第三战时新闻小组驻在白石屋,乡亲们全力以赴地支持。白天,编辑躲到望海楼山上去,在村民为防土匪砌的寨子里编稿。天黑了,就下山用油印机印报纸。“晚上,群众听着机器咣当咣当响,这些人不睡觉在干活,白天醒过来,他们还在干活。群众开玩笑说,真是一群‘神人’。”
  “沂蒙母亲”王换于救护大众日报经理部工作人员白铁华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11月29日,重走创刊路前方报道组来到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沂蒙母亲”王换于就是这个村的村民。抗战时期,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照料抚养了八路军和革命烈士的近百名革命后代。她们一家,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救护大众日报经理部工作人员白铁华。
  王换于已经去世。她的孙女于爱梅讲述,她听奶奶说,逃出日军魔掌的白铁华,被送到村里时,浑身是伤,伤口发炎脓肿奇臭,脸也肿胀变形。奶奶一家悉心看护,给他端屎端尿,喂水喂药。王换于又到处打听治烙伤的民间药方,外出几十里找来獾油,掺上自己头发烧成的灰给白铁华敷伤口,后来又用“老鼠油”搽身体,硬是把他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几个月后,白铁华恢复健康,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于爱梅感慨,“那个年代,救助共产党八路军,被日寇抓到可是要杀头的。”
  沂蒙精神代代传。受家庭影响,于爱梅爱党拥军,被称为“沂蒙新红嫂”。作为沂蒙精神传承者和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曾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一个个“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故事,汇成一曲曲沂蒙精神的宏大交响乐。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发展过程中,大众日报也由一张报纸,今天壮大成为一个多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型传媒集团。
水乳交融的深厚情感
  “一听说报社印刷厂来这里,家家户户抢着把房子让出来,自己到山坡上搭团瓢住。”
  ———沂南县孙祖镇天水栈村村民杜付花

  天水栈,沂南县孙祖镇山半腰的一个小村。如今,被称为刘家峪村天水栈村民大组。
  1940年4月,为了躲避日军扫荡,大众日报印刷厂搬到天水栈。
  从村名看,水从天上来,就能想象出天水栈环境之险。
  11月28日,重走创刊路前方报道组来到天水栈,实地踏访报社前辈们工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大众日报印刷厂设在村民李宝年家里。院子不大,房屋布局还基本保持着老样子。现在,李宝年的儿子李树彬和儿媳杜付花住在这里。77岁的杜付花站在院中间,向重走创刊路前方报道组介绍,“那时候,在这三间堂屋排字,拿到那两间东屋里印报纸。”
  报纸印好,暂时先放到西邻家的房子里。为了保密安全,西邻家的大门被用石头封起来,然后在两家邻墙上开了一个小门,邻居家出入都从这个小门走。直到印刷厂搬走,邻居家才重新打开大门。
  杜付花说,自家房子让出来了,就上山搭团瓢住。团瓢其实就是窝棚。
  有的村民家人口多,一个团瓢住不下,干脆住石棚。87岁的李树航说,石棚不挡风,秋冬时节晚上冷,冻得睡不着,“就躺在那数星星,看月亮。”
  杜付花还保存着几十枚当年印报用的铅字。这些几乎已经磨平、笔画斑驳的铅字,沉淀着历史,更沉淀着深长的记忆。她说,留着做纪念,将来也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往事,长见识,受教育。
  岁月磨蚀,房子已经显得很破旧。杜付花说,孩子住城里,都很孝顺,也多次动员他们搬到城里去,但是老两口对这旧房子感情深,舍不得离开。大众日报经常有人来这里看望他们,“当成亲戚走动了”,“我们就在这住着,把房子看护好。”
  心中永远记着人民,永远记住我是谁,记住自己从哪里来,一直是大众日报的文化底色、情感底色。这也是大众日报的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弘扬沂蒙精神使命在肩
  “因为我的那些农民兄弟。他们对一个仅仅反映过他们心声的党报记者就有这么深的感情,我唯有继续写下去,才能报答他们的信任。”
  ———全国新闻界学习榜样“新时期好记者”、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陈中华

  11月29日,来自国家税务总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的杨建武,在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时心潮澎湃,“很感人,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老区人民对八路军感情很深,这都是因为我们党群众路线做得好,真是军民一家亲。”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红嫂”群体,是沂蒙精神的生动写照。
  沂南县党史工作者郑国华介绍,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事迹家喻户晓。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的事迹,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第二年,这篇小说就刊发在大众日报上。
  宣传报道沂蒙精神,大众日报使命在肩,并且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处理。刊登《红嫂》的版面,大众日报给予超常规的对待。1961年7月9日,以几乎整版的篇幅全文刊登。版面大气、大方,还专门配发了插画美化。这次报道有力扩大了小说《红嫂》的影响,让红嫂的故事更加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80年来,大众日报不断结合时代条件,积极传播弘扬沂蒙精神,积极宣传报道一批践行沂蒙精神的先模人物。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光荣称号的赵志全,全国“时代楷模”、革命烈士张楠,“当代红嫂”、朱老大食品公司总经理朱呈镕等人的先进事迹,经大众日报报道,产生了巨大影响,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8月1日,大众日报重头评论专栏“海右今语”,在头版刊发鲁义的文章《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做出深刻阐释。当年10月16日,大众报业集团大型融媒体报道“殷切的期望 最实的担当?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整版聚焦沂蒙精神,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4月18日,大众日报《论丛周刊》又以整版的篇幅,推出临沂市委沂蒙精神学习研究课题组理论研究成果《“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铸就沂蒙精神的政治实践逻辑》,深入阐发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
  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成长起来的大众日报,不仅是沂蒙精神的宣传者、记录者,也是沂蒙精神的优秀实践者和创造者。一代代大众报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心中有真情,脚下有泥土,采写出一批带着泥土芬芳、沾着田野露珠的好稿件。大众报业集团近年来获得几十项中国新闻奖,其中12个一等奖,创造了省级党报参评中国新闻奖的好成绩,涌现出“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得者等国家级拔尖人才10多人。
  “新时期好记者”陈中华、“胡同记者”张刚成为全国新闻界学习的榜样。陈中华身患癌症,病后恢复工作第二年,就因为稿件数量和质量名列前茅,力拔大众报业集团“十佳记者”头筹。对于为什么这么“拼命”,他说,“就因为我的那些农民兄弟。他们对一个仅仅是采访过他们的、反映过他们心声的党报记者就有这么深的感情,我唯有继续写下去,才能报答他们的挚爱和信任。”
  这也是有着80年历史的大众日报的心声。
  80年风雨兼程,大众日报初心不改,大众报人情怀不变。昂扬走进新时代,大众日报将继续砥砺前行,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勇担时代职责使命,文字有温度,笔下有担当,在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放歌中,谱写华彩新篇。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