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齐鲁大地 - 新华社:山东连续14年增产增效不增水
新华社:山东连续14年增产增效不增水
加入时间:2018-11-2 9:35:31  来源:新锐大众

 1%的水资源何以造就农业大省?请看——

  山东驯水记

  虽然濒临黄渤海,但山东地少人多、水少粮多。

  山东省以占全国约1%的淡水资源,灌溉了占全国约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约8%的粮食、9%的肉类、12%的水果、13%的蔬菜。

  这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山东省如何成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

  连续14年增产增效不增水

  打开手机APP,就会显示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实时田间信息。“湿度低了会提醒自动浇水,湿度适宜时就停浇。”山东元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田管家”说。

  在元瑞农业流转的17万亩土地里,“田管家”的手机与地里的探测设备相连,通过远程控制将水肥精准施用到作物根部,减少无效蒸发。“与传统漫灌相比,能够实现节水30%至40%,每亩玉米平均可增产100多公斤。”公司总经理宋学东说。

  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到山东用水总量的60%以上。而山东省多年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315立方米、263立方米,分别不足全国平均量的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如何把一滴水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成为突破水资源瓶颈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山东省节水灌溉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山东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00万亩,其中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573万亩,规模居全国第3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通过节水灌溉,山东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升,农业亩均灌溉定额从270立方米下降到190立方米,单方水水分生产率由不足1公斤提高到1.6公斤。

  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说,在全省农田灌溉总面积、农业总产量和总产值稳定增加的情况下,已连续14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

  因水制宜 科技让荒滩变良田

  山东地貌多样,水源条件不一。从泰山之巅到黄渤海之滨,从粮食到蔬菜,从丘陵到平原,山东农业因水制宜,通过科技在有限的耕地中挖掘增产潜力,正上演一场精彩的“驯水记”。

  山东省肥城市605个村就有219个是山区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2.9%。在肥城市边院镇的宝金山上,记者看到顺着山势、水流方向有多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小塘坝,里面蓄着灌溉用水。

  肥城市水利局副局长高春说,肥城现有塘坝416座,窖池1198个。水利设施“围山转”,把雨季多余的水蓄存起来用于旱时浇灌,不仅减少地下水开采,还把20万亩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不仅合理利用水资源,山东省还通过科技手段,让一片片盐碱地长出庄稼,结出果实。

  山东省滨州、东营、德州等地有大量盐碱地,土壤瘠薄、淡水资源匮乏。近年来,科研人员采取以“土、肥、水、种”为核心的改良增产措施,越来越多的盐碱荒地变成了中高产田。2012年以来,山东省改良盐碱地面积超过100万亩。

  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李家村种粮大户张汝和承包盐碱地已有多年。今年,他在农技专家指导下,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和生物菌肥使用进行土壤改良,并种植耐盐碱玉米、小麦新品种,每亩地每年能收1000斤小麦、1000斤玉米。

  作为全国的“菜篮子”,齐鲁大地瓜果蔬菜生产也充满“科技范”。

  在山东方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00多亩蔬菜瓜果都有量身订制的种植营养“配餐”。“过去浇1亩菜地需要60立方米水,现在不超过20立方米,而且利用水肥一体化提高了作物品质。”公司负责人陈伟说。

  改革创新 驯水再出发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近年来,山东省通过水利制度改革创新,为农业拧紧了节水的“阀门”,让农田水利提质增效。

  “什么时候浇水,用了多少水,水利部门都能监控到。”指着一套节水灌溉水电双控设备,陈伟向记者介绍说,“如果我一年每亩菜地用水不超过150立方米,还会有奖励。”

  山东正在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用水方式,推广以水定地、以水定产、量水而行,促进农业节水。到2020年,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面积将达到有效灌溉面积的60%。

  “水价改革后,每个用水户都有一本水权证和IC取水卡,用水户可以清晰知道每年可使用多少水,多用多交钱、少用有奖补。”高春说,分级分类定水价,有助于消除一些农户“大水漫灌不心疼”的心理,引导农户逐步树立节水就是节钱的意识,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

  在山东粮食主产区和高产区的大中型灌区,依托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卫星遥感、自动控制、大数据等创新应用正让灌区生产用水更节约高效。到2020年,山东省将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6以上。

  今年10月,在青岛市城阳区的一片盐碱地里,海水稻实测亩产261.39公斤。这意味着又一片盐碱地可变成良田。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