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 “融合”“创意”,文博会上绕不开的关键词
“融合”“创意”,文博会上绕不开的关键词
加入时间:2018-10-12 9:05:33  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11日,由山东省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济南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开幕。
    如何在山与海、情怀与传统中找到开启文化产业发展大门的金钥匙?如何打造一张山东文化产业的代表“名片”?山东将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开启了新的探索。

“创”出新天地

    水泥、混凝土,这些在常人眼中普通、粗糙的材质,通过设计摇身一变成了北欧风格的家具产品。在文博会会场,水泥制作的台灯、红砖色的闹钟,还有和钢筋等融合设计的写字台,给不少参观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为制造业公司,电商平台主要针对传统的B端业务,但这些材质距离大众生活和消费的距离较远,因此消费频次较低。通过开发系列的文创创意产品和衍生品,我们把目光放到C端,进入了另外一条聚粉、消费频次较高的赛道。”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电商项目主管张天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从制造业、工业转型涉足文化产业,“融合”“创意”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一定意义上,好的文化创意产品是一个地方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体现。作为山东“泰山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得主的哈福玩具,其通过6年时间创作了百余款原创玩具产品。哈福玩具市场部负责人刘娜给经济导报记者展示了经过他们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恐龙乐园系列,憨态可掬的恐龙玩具让不少小朋友驻足观看。
    刘娜认为,作为文化产业的“后来者”,他们选择创意作为行业和产品的突破,通过近百次调整和精心完善,最终呈现的原创玩具产品赢得了学界、市场和消费者的多重认可。
    “今年初,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对山东而言,这是一项‘第一’。大好机遇来临,山东该怎么办?该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主要的是把握住‘创’这一关键字。”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发展文化产业最欠缺的既不是技术和渠道,也不是政策和资金,而是高质量的内容和核心创意,主要是文化资源转化利用能力和原创型符号开发能力不足。
    范周认为,突破困境首先要重塑发展理念、打破体制壁垒,要形成“新思维”。要改变供给结构,从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出发来创造文化精品,实现文化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要瞄准新消费群体的需求,以新技术为载体,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新业态,让共享化、平台化、融合化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特点。

开启文化消费大时代

    在文博会现场,来自巴基斯坦的丝绸地毯、俄罗斯的油画、德国原装进口的木质钟表吸引了不少展会消费者的目光。在香港Cardooo展位中,全英文设计的儿童生日书、原创画材、文具系列等产品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展会第一天不少品类就售罄。
    “扫一扫网易文漫的APP,注册用户每天可以免费阅读平台上的书1小时,如果进行消费阅读,一天只需要1元钱,上线平台后不到一年,我们已经吸引了900万的注册用户。”网易文漫负责人何欣茹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中国正在步入文化消费新时代,多元、高质、跨界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众人焦点。针对年轻群体,文化消费包含了享受、娱乐、求职等各个精神需求,应该说是现代年轻人的“硬消费”。
    “十三五”以来,新的战略升级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文化产业带来无限红利与生机。而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也一举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据文化部测算,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万亿文化消费市场正阔步向前。
    山东省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29个省直部门、单位协同推进。仅2017年,全省就开展了1000余项、近5万场次活动,共吸引1.33亿人次参与,省市两级财政投入文化消费引导资金1亿元,直接拉动文化消费4.2亿元,实现消费总额206.7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文化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过去人们的消费需求主要是“吃穿住用”,今后将向“安享乐知”转变。文化消费“既是硬消费,也是软投资”,电影、戏曲、书法、绘画等均是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人们在消费时也能促进自身素质提高,中国正在进入文化消费的大时代。

鲇鱼效应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在文博会的数字文化馆里,参展企业带来了文化与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在“风语筑”展位中,工作人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AR系统平台,经过大数据和AR技术的接入,城市规划部门和设计人员通过不同数据直接分析出不同建筑物在城市中建设后的环境、交通、区位等特性数据,对于这座建筑是否能够建设有了前瞻性的指导意见,运用到科技馆、城市规划馆等公益平台,可以让人与城市更加融合。
    通过新科技、新业态积极改变文化产业在人们心中传统的模样,科技助力文化成为文化产业甩掉“帽子”的途径之一。“我们总是在考虑如何保护非遗,那就在我们现代人生活的元素中加入非遗,成为天天都能感受到、触摸到和拥有的产品,非遗不就来到我们身边了吗?”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潘爱玲表示,科技和资本如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通过发挥他们的“鲇鱼效应”,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通过设立私募基金和信托计划等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发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效应。设立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行业投资基金,并加强基金管理,提高基金投资效益。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孔府印阁、曹县演出服饰、郯城中国结等文化产品深受欢迎,市场占有率颇高。享誉全球的潍坊风筝,产量占全世界的80%以上。有“风筝第一村”之称的王家庄子村,2017年风筝总产值达2.6亿元。
    “国际上有很多例子:提起爱丁堡,人们会想起爱丁堡艺术节;提起巴黎,人们会想起巴黎时装周……如今在国内,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海国际电影节、乌镇戏剧节等大型文化活动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声望。山东如何通过‘文博会’平台提升独一无二的品牌特色,这应该是山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博会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少杰表示,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差异化竞争,“文博会”经过“七年磨一剑”,也逐渐建立起了山东文化产业的展会品牌和平台资源。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不在传统优势上‘睡大觉’、甩掉深厚底蕴带来的‘优越感’,让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潘爱玲表示,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加速转变为文化生产力,产业融合发展将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添柴加火。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