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经济导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6日上午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将进一步提高建筑产业带动力和经济贡献率,并为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定下目标——到2020年行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8万亿元,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了19条政策措施。山东省住建厅副厅长徐启峰在发布会上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山东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行业竞争新优势——
培育旗舰企业,引导和鼓励省内骨干建筑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与大型房企、央企开展战略合作壮大自身实力,打造“齐鲁建造”高端品牌。树立行业标杆,开展创建“建筑强市、强县、强企”活动。
减轻企业负担,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完善建筑业“营改增”税收抵扣链条、改进跨县(市、区)施工税收征管,支持参建各方以保函、保险、担保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实施“走出去”战略,各级政府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对业绩显著的在财税政策、招标投标、信用评价等方面予以激励。
改革养老保障金收缴方式,到2018年12月31日主管部门停止代收、代拨,由建设单位在开工前按照定额费率直接向施工企业支付。
健全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对新进入建筑市场的企业,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对取得资质的企业实施动态核查。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对未完成竣工结算的项目不予办理产权登记,对拖欠工程款1年以上的建设单位不批准新项目开工,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限制承接新项目。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建筑市场主体“黑红榜”制度,依法依规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
此外,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打造产业发展新支撑。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到2020年,培育100名勘察设计大师、100名工程建造大师、10万名项目经理、8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100万名职业化产业工人,中级工以上的建筑工人占比达到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