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楼市汽车 - 李书福迈出进军欧美第一步:领克将共享沃尔沃技术
李书福迈出进军欧美第一步:领克将共享沃尔沃技术
加入时间:2017-8-8 9:2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未来领克可以借助沃尔沃的全球渠道进入到欧美市场。” 8月4日,吉利-沃尔沃合资公司、领克汽车合资公司签约仪式在吉利位于杭州湾的研发中心举行,吉利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领克的车型诞生于吉利与沃尔沃联合研发机构。2013年,吉利和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欧洲研发中心,联合研发了cma平台,领克即在此平台上打造,并于去年10月发布。

  不过,领克在吉利集团一直以事业部存在。安聪慧希望合资公司下的领克未来走高端路线,针对45%左右的主流合资品牌,并成为吉利进入欧美市场的主力。

  目前,尚未登陆美国的领克,已经引起对手的警觉。日前,福特汽车对吉利控股公司在美国为领克(Lynk & CO)申请商标一事提出质疑,称领克英文发音上听起来像福特旗下豪华车品牌林肯(Linco)。

  共享双方技术

  “领克进入美国的计划要到2018年,福特的商标质疑并不会对领克的入欧计划造成影响。”一位吉利的高层称。

  领克汽车合资公司是吉利汽车占股50%、吉利控股占股20%、沃尔沃占股30%建立的三方合资公司,未来将主要产销领克品牌的产品。

  安聪慧透露,未来吉利、领克和沃尔沃之间,会形成品牌差异化竞争,沃尔沃主要集中在占有市场10%的豪华车市场;吉利针对占有45%左右市场的非主流合资和自主品牌;领克面对的是45%左右的主流合资品牌市场。

  与领克汽车合资公司同时成立的还有吉利沃尔沃合资公司,是由沃尔沃和吉利各占50%股份的技术合资公司。

  两个合资公司成立的意义在于:第一,领克成为吉利与沃尔沃真正的合资企业,领克也成为合资品牌,而不再仅仅是联合研发输出技术;第二,沃尔沃和吉利在技术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吉利和沃尔沃各占50%的技术公司,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实现整车架构技术、高效清洁动力总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共享与零部件联合采购。双方还将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而广泛的合作,开发下一代纯电动汽车平台技术,未来这些双方共同研发的成果,将由合资公司进行管理。

  正面迎战合资品牌

  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领克承担着吉利集团的重任。虽然成功收购沃尔沃,吉利汽车的自主品牌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总销量达530627辆,同比大涨89%,完成全年销量目标100万辆的53%。

  但是,吉利集团的销售收入,仍然有三分之二来自于沃尔沃,纵然前几年吉利汽车转型升级,但是,单车价格仍然偏低,与主流合资品牌相比溢价能力仍然偏低。

  实际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低端起步的自主品牌,近年转型之后,在品质和品牌力上快速提升,但是,要真正与主流合资品牌进行正面竞争,仍非易事。

  虽然今年1-6月累计销量处于前十名的SUV车型中,有八席都被自主品牌占据,但是,自主品牌SUV抢占的只不过是主流合资企业A级和A0轿车市场,并没有撼动主流合资企业同级产品。

  先后有自主品牌不断去挑战合资企业的同级车市场,不过,屡战屡败,目前尚未成功过,典型的案例是观致汽车。“可以说领克也是在吸取了以往教训的基础上,对模式的革新。”有业内人士认为。

  未来吉利的优势技术资源和沃尔沃的优势技术资源,都能整合到吉利沃尔沃合资技术公司,从而进一步整合技术,优势共享。“技术合资公司能够更好为领克提供技术来源。”安聪慧表示。

 据安聪慧透露,未来沃尔沃和领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采购。目前,领克01和沃尔沃xc40已经在路桥实现了共线生产。

  虽然定位高端,但在吉利集团的战略中,豪华品牌仍是沃尔沃,而领克针对主流的合资品牌。不过,领克的出现,对于近年来不断下探抢占市场份额的豪华车而言并非好消息,而就算对吉利集团内部而言,也可能阻碍沃尔沃的下探和市场空间的扩大。

  可能的差异化途径在于,未来沃尔沃将进一步往电动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新豪华的方向去发展,做新豪华。

  领克作为一个新品牌,产品力是其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吉利集团总裁CE0安聪慧宣布,吉利领克将在明年上半年之前连续推出三款新车,其中包括今年四季度即将上市的领克01和明年上半年推出的领克02和03。

  此外,领克还将采用全新的模式和体验,包括在销售渠道上,安聪慧透露:“目前,已经有1000多家经销商申请加盟。”除了传统经销商外,领克还在打造领克空间、领克中心等客户体验中心。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