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父母教孩子“打回去”错在哪?
父母教孩子“打回去”错在哪?
加入时间:2017-6-14 9:34:04  来源:广州日报

    有媒体报道,近日杭州朱女士目睹儿子被玩伴“欺负”,下课后便拦下儿子玩伴,拿着儿子的手,朝男童头部连打两下。此事引起网友热议,母亲回应称“怕小孩子被踢坏掉了”,儿子玩伴家长则表示“我的孩子有错我来教育”。

  这条新闻在网上引来热议,对朱女士拿着孩子手打回去的举动,赞成者和反对者都有不少。就我个人而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无法告诉孩子“打回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更不可能“以暴制暴”,给孩子带来一个错误的示范。有时候小孩之间的打闹,并不是像成年人想象得那么严重。小伙伴们前一秒还打得眼泪鼻涕横飞呢,后一秒又一起玩玩具了。我想最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们打人是不对的,动手者应该向被打的孩子道歉。如果涉事孩子的家长积极配合,事情就会圆满解决。但在无人主持公道,涉事家长也胡搅蛮缠,孩子还可能继续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打回去”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打人永远是不对的,但任由“肇事者”不受惩罚,反倒是老实孩子被欺负,这更是不对的。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之间的争执,需要家长和老师扮演“裁判”角色。但很多成年人却习惯于“和稀泥”的解决方式,动手打人的孩子没有得到惩罚,挨打的孩子也没有感受到公正。

  其实,偶发的冲突永远不可避免,但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却可以在发生冲突后第一时间站出来,阻止事态扩大的同时,教会孩子明辨是非,抓住机会教授孩子正确的处事方式。

  长此以往,只要不是家长自己不讲道理,孩子自然会明白有成年人来公平地“奖优罚劣”。自己不必“以暴制暴”,便会越来越理性地面对冲突和争执。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