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基金理财 - Pre-IPO私募进退调查: 机构地毯式揽项目
Pre-IPO私募进退调查: 机构地毯式揽项目
加入时间:2017-5-11 10:07:5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Pre-IPO热潮

  去年下半年以来,IPO发审的提速正在重塑一级市场的生态圈,各类机构、资金蜂拥而至,追逐上市之后形成的巨大溢价。但是,市场监管趋严,Pre-IPO项目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仍需保持冷静和谨慎。

  “现在不乏有新三板公司在融资时画饼,说正在考虑研究IPO,但这要具体看其公司基本面是否支撑这一预期。”一位投资经理表示,“一些新三板企业容易在IPO时间表等概念上混淆,其实也是为了更方便和更高收益的进行融资。”

  IPO发审的提速,正在给Pre-IPO环节的股权投资生态带来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获悉,不少原综合型私募机构正在将Pre-IPO业务明确为主要的业务方向,而诸多私募机构看好该业务的主要原因,正是如今IPO发审提速的制度红利窗口。

  围绕Pre-IPO业务,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正在积极找寻投资标的,另一方面早期蛰伏于部分拟上市公司的PE则希望在该业务火热之下提前退出。

  部分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当下拟IPO项目投资热情高烧不减,但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以及和IPO发审提速同时到来的监管实质性趋严,Pre-IPO项目投资的真实难度亦在不断提高,如今扎堆于一级市场的资金也应当保持冷静和谨慎。

  私募机构蜂拥

  提速半年多来的IPO发审,和业内期待的“即报即审”状态,仅剩不到80家公司的距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最新的IPO排队情况表获悉,目前处于“已受理”状态而未反馈的企业总数仅剩73家,较上周再度减少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31家,创业板36家,而中小板只有6家。

  发审提速红利窗口不断凸显的另一面,是一级市场资金对当下投资机会的蜂拥捕捉。

  “2013年IPO暂停后主要做并购、定增项目,但现在找优质的拟IPO项目是我们今年一个主要的转型方向。”北京一家中型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在环节上,我们更偏好后期一些的项目,但考虑IPO审核加快,所以也把退出的周期标准放得更宽,2-3年内能进入辅导期的都在考虑。”

  “对于Pre-IPO来说,现在也是需要地毯式的挖掘投资机会。”该负责人强调。

  其中,挂牌总数已经超过万家的新三板市场成为了不少私募机构的掘金场。“(我们)现在就在盯Pre-IPO潜力的新三板公司的定增,希望能够参与进去。”上海一家私募机构股权投资经理表示,“这其实是当前一级市场相对透明的机会,而且新三板公司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结构治理,公司也比非挂牌公司更干净,节约尽调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面对这一状态下,亦有业内人士提示称,当心部分新三板公司对内包装成拟上市公司形象进行高价融资。

  “现在不乏有新三板公司在融资时画饼,说正在考虑研究IPO,但这要具体看其公司基本面是否支撑这一预期。”上述投资经理表示,“一些新三板企业容易在IPO时间表等概念上混淆,其实也是为了更方便和更高收益的进行融资。”

  更多私募明确“股权”方向

  在更多私募机构转向热衷于挖掘拟IPO项目机会时,基金业协会也提出了私募机构明确业务类型、分业经营的监管要求,这让更多私募明确了“非上市股权投资”这一方向。

  “我们在日常沟通中,也对(当地)私募机构的意见进行了解,大部分私募机构都想抢抓股权投资的机会,而对于二级市场、信贷等其他类型业务,有需要的则另外去申请备案。”华东某省沿海城市金融办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股权投资也是地方上所鼓励的,这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种体现。”

  在基金业协会执行分类备案的私募专营之前,不少私募机构同时开展证券投资与私募股权业务,而在明确“股权投资”方向后,则意味着私募机构需要对其他类型的业务予以“舍弃”。

  “从业务方向的明确能够看出目前资金对于IPO的热衷程度。”前述金融办人士表示。

  虽然行业生态异常火热,但事实上,优质Pre-IPO的“一项难求”仍然是客观现实。

  “做股权投资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其实这个行当的真实门槛越来越高,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家,新三板超过了10000家,但全国范围来看,实际上真正适合上市的企业数量是有天花板的,所以真正的好项目其实非常难找的。”上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而且IPO提速、上市公司数量到一定阶段,并购又有可能成为新的机会。”

  早进者欲早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获悉,由于当前单家公司的IPO融资规模存在一定的窗口限制,且再融资监管趋紧,亦有部分拟上市公司试图通过上市前融资,来扩大融资规模;这成为了当下Pre-IPO融资生态趋热的原因。

  “目前单家IPO许多也就是几亿元,所以Pre-IPO环节也是一些企业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机会。”上海一家大型投行保代表示,“这个选择要看企业究竟更看重早上市,还是看重融资效果,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早上市更重要。”

  此外,另有部分私募机构试图对一些看中的拟IPO企业进行游说,希望参与融资;甚至部分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也成为了“攻克”对象。

  “进入辅导期之后并非不能再进行Pre-IPO融资,但这对于上市的节奏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而且通常这种机构给的价格也不高,所以靠谱的并不多。”一家即将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公司董秘坦言,“公司也不希望这个环节发生过多的股份变动,这会给上市增加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Pre-IPO环节资金的日趋扎堆,亦让部分企业的上市前估值愈加水涨船高,这让部分早期就已入股的机构萌生了提前变现的退意,也增加了更多新进的私募机构的观望情绪。

 “我们目前想把手里的拟IPO股权转让一些出去,目前在销的一个对标13-14倍PE估值,比照目前发行的23倍还是有许多空间,按计划明年会报会。”北京一家私募机构渠道总监告诉记者,“因为进入得比较早,所以这个时候想在IPO前趁着高估值退出,缩短变现周期。”

  而在业内看来,该类Pre-IPO转让项目的风险仍然不小。

  “首先是许多转让项目的价格已经不低了,许多公司是否能够顺利过会也要画上一个问号。”上述保代认为,“而且还有来自于政策面的风险,目前Pre-IPO火热是基于发审提速的大背景,但历史上并非没有IPO减速甚至窗口暂停的情况,一旦IPO出现整体收紧,那留给受让者的风险也就非常高。”

  “目前新股上市还能连续维持涨停,但新股供应量上去之后,未来这种炒新股现象是否能够得到遏制,也需要重新评估,而这种趋势的变化也降低潜在的IPO收益。”前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