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刘勇 济南报道
尽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在提速降费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随着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争取新手机用户,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各种互联网流量套餐。其中不乏无限上网流量和无限通话时长的大力度优惠,吸引了不少老用户的目光。然而,当不少消费者提出换成更便宜的新套餐时,却发现其往往都会规定“仅限新用户办理”,从而将老用户拒之门外。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运营商之所以“喜新厌旧”,一方面是为了拉拢新客户,另一方面是避免收入下滑。就在上个月,工信部约谈三家运营商企业并要求采取措施,除双方合约另有约定外,不得限制用户资费选择。 对此,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携号转网或能破解难题。“携号转网将很大程度上提升电信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逼迫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电信行业分析人士黄桂莲说。
老用户被“嫌弃”
近日有消息称,部分联通手机卡用户可以将套餐升级,从原来的1元500M流量升级为1元1G的全国流量。 得知有这样的好事,济南市民祝天亮异常兴奋,“我现在用的是联通156的套餐,每月交136元,流量只有1G,通话时间500分钟。1G流量根本不够用,每个月都要再购买2-3G的流量,购买流量的话是30元1G,太贵了,用不起。” 然而,令祝天亮想不到的是,上述优惠并不是他想要就能得到。“想得到这种优惠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是腾讯的王卡,只有这种卡才能享受到1元1G的流量。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的套餐暂时还不能转换为腾讯的王卡套餐,要想用王卡套餐必须是新申请的号码才行。”祝天亮说。 不单单是祝天亮,还有很多市民也遭受了电信运营商这种“喜新厌旧”的待遇,济南市民李娜就是其中之一。 李娜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移动推出了一款“4G超级日租卡”,8元月租,每天花费1元可获500M本地流量。“虽然当天清零,但也很合适,总比我现在158的套餐合适。”不过李娜遇到的也是“新用户才能办理”,李娜158的套餐无法更改为“4G超级日租卡”。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不少老用户都有转互联网套餐的需求。“现在没有流量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但原来的老手机号流量太贵了,又不想换号。”李娜说道。 “更换新号码太麻烦了,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成本太高。”李娜解释说,“一方面需要一个个通知其他人,另外绑定的微信、银行卡、支付宝等都需要解绑旧卡再重新绑定。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和APP都是使用手机号码作为注册认证和登录的依据,也要一个个重新绑定。”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9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007M,比去年同期增长140%,也比8月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835M多了不少。可见,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既然用户有需求,运营商互联网套餐用户的客单价也不低,为什么运营商没有放开老用户转互联网套餐呢? 在济南科技市场做了多年运营商代理的店主李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一个卡不可能同时兼备各种功能,运营商毕竟是要盈利的。“随着通信能力的增强以及用户规模的成长,单位客户的成本逐渐降低,运营商有能力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同样的服务。”李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些所谓的大流量基本上是面对新入网用户,对于老用户来讲,只能通过换号或者绑定新号作为副卡的方式享受优惠新套餐。 同时,从运营商的角度看,老用户转为互联网套餐用户还是相当于一个用户,但再办一个互联网套餐卡号就是新增一个用户,两者意义不同,“而且新增的用户有可能是从竞争对手那儿抢来的。”李强分析道,“毕竟蛋糕就这么大,不是你抢我的,就是我抢你的。” 而争抢新客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价格战。2016年底,中国联通推出互联网套餐,其流量价格为统一套餐流量价格的1%-2%。为了避免新增用户流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随后也推出了类似的低价套餐。在目前主流的互联网套餐中,流量价格已低至1元/G。 去年上半年,中国联通以5952亿MB流量,产生收入349.1亿元,流量单价为58.65元/GB,同期中国移动流量单价59.37元/G。禁止老用户使用新套餐,是运营商避免收入下滑的重要手段。
期待为老用户“撑腰”
实际上,工信部也关注到了老用户的互联网套餐需求。在10月2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工信部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应该为用户提供方便,通过人工处理的方式为用户办理套餐变更的相关手续。 工信部约谈后不久,三大运营商有了新动作。 11月13日,中国移动山东省分公司综合部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目前所有套餐在省内已经向所有新老用户放开。“不过如果用户的套餐有优惠尚未到期则不能办理,到期后就可以随便选择套餐。”该人士解释说,“目前各地办理的渠道不同,合作的营业厅尚不能办理这项业务,只能是在自办营业厅办理。有些地市可能会选择几个比较大的自办营业厅办理。”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所谓的优惠,是指如消费者享受了“购买手机赠话费,或者交话费送手机、交话费送话费”等运营商的优惠政策。“如果在合约期限内,是没有任何办法更改套餐的,毕竟当时在相关套餐协议上签了名。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咨询一下,现在使用的手机套餐是否有合约,何时到期。”李强说道。 中国电信山东省分公司的相关人士向经济导报记者回复称,目前中国电信正在进行系统改造,预计11月17日开始,中国电信将放开新老资费互转。 中国联通济南分公司的媒体负责人表示,暂时不清楚政策的变动,需要向业务部门咨询了解。至本报截稿,经济导报记者尚未收到其回复。 黄桂莲表示,电信运营商不顾老用户的利益,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事,一直以来都有类似投诉。新老用户区别对待,属于故伎重演。《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和《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等政策法规都有规定,只是运营商选择无视。主要原因在于,老用户能给企业带来稳定收入,如果老用户随意选择新流量套餐,运营商的营收会大幅下滑,可能还会波及股价,增添运营商压力。因此,在没有新的创利模式的情况下,用老套路保现有利益,成为不二之选。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不久前工信部披露的一份“十三五规划纲要”文件涉及“携号转网”具体规划:到2020年,推动移动电话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意味着经历了若干年试点后,携号转网终于基本具备了全国实施的条件。“携号转网或能破解运营商‘喜新厌旧’的问题。”黄桂莲表示,携号转网就是用户在更换运营商的同时,可以保留自己的手机号。如果携号转网实行,你就能在不改变手机号的情况下更换运营商,转而享受新的流量套餐。 “如果携号转网能够推行,‘我用了你们公司的号码,就只能继续购买你们公司服务’的消费惯性就会被打破。这将提升电信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逼迫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黄桂莲表示,对于有携号转网刚需的用户来说,自由转出可以解决不满原服务方服务质量、业务水平以及资费、网速等实际问题。因此,全面放开携号转网,能给普通用户带来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