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齐鲁大地 - 济南红砖楼居民区生活样本调查 居民梦想着“逃离”
济南红砖楼居民区生活样本调查 居民梦想着“逃离”
加入时间:2017-1-9 11:51:19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济南红砖楼居民区生活样本调查 居民梦想着“逃离”

  小南营片区红砖楼多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济南红砖楼居民区生活样本调查 居民梦想着“逃离”

 居民在走廊上做饭

  它们曾经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那时住进红砖楼里是莫大的荣耀。时隔五六十年后,曾经“俯视”济南的红砖楼变成“仰望”高楼大厦的棚户区。红砖楼里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近日,本报记者选取了济南最具代表性的三处红砖楼进行调查。记者看到:人们在走廊上生火做饭、有人每逢汛期与漏雨苦战、还有人因房顶掉砖夜夜失眠……建材老化、下水道易堵、雨天易涝等顽疾紧缠老楼,住在这里的人们纷纷把“逃离红砖楼”设为自己的最大梦想。

  【堤口路铁路宿舍】

  最老的楼60岁下水道常堵,下雨天常淹

  从堤口路博文中路往北走,时间轴仿佛拨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排排低矮的楼房和平房交织在一起,这些红砖房屋层高多为三、四层,红砖有不少已经风化……这里是住着2000多户居民的堤口路铁路宿舍。

  “早几年就说要拆迁,到现在仍没动静。”在堤口路铁路宿舍生活了23年的苏玲(化名)说。她的公公婆婆和爱人都是铁路职工,50岁的苏玲1993年嫁到这里,二十多年里,公婆相继去世,女儿也已参加工作,而单元里的九户老邻居,这几年陆续搬走,只她一家还住在这里。

  13年前,苏玲从国棉厂下岗,当时公婆生病、孩子还小,苏玲便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在紧挨着自家南侧的小平房内开起了小卖部。记者到访时,室外温度为2℃,苏玲的小卖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屋外温度相差不大,苏玲刚和记者说了一会话,就冷得起身原地跺起脚来。“夏天还能卖些饮料矿泉水,冬天店里没什么生意,也就卖点烟,一天赚个三四十块钱。”

  苏玲说,家里太挤了,到处掉墙皮,屋里也没个地方站人,她很少请亲戚来家中做客,“房子是上世纪50年代的,很多生活配套设施没有,很不方便,女儿已经参加工作了,家里这样,找了对象哪敢往家领”?

  堤口路街道益康社区居委会主任陈苓介绍,堤口路铁路宿舍共60余栋楼房,除了9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大部分建于1957年,至今已有近六十年房龄。上下楼漏水、墙皮脱落、积水等情况频繁出现,房屋状况不容乐观。

  “雨天屋顶漏雨,室内积水,一到下雨天就是噩梦”“几家共用一个公共厕所,环境脏乱差”“你去我们楼道看看,过道两侧还有顶部水泥墙大部分都脱落了,还有一些空鼓裂缝,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辖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一个扑克牌桌前,看到记者到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

  55岁的刘女士从小在铁路宿舍生活,去年她搬到了堤口路南侧万盛街上的新房。回忆起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排水差是最深刻印象。“排水设施很差,管道严重老化,有的已经堵死,大雨时根本没用,雨水越积越多,最后漫过台阶冲到一层住户家里。”刘女士说,她之前居住的那座楼,老邻居已全部搬走了,现在房子要么闲置,要么是租户在住。“住了这么多年有感情了,但环境太差了,希望能早点动迁。”

  据了解,几年前,相关部门就对铁路宿舍片区内的住户进行摸底,测量房屋面积并逐户登记,然而,堤口路铁路宿舍片区拆迁至今仍迟迟没动静。对此,陈苓说,暂时没听说有拆迁计划。

  “住进高楼,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76岁的居民吴先生说。

  【小南营】

  一栋楼仅剩五户 一层楼共用一个卫生间

  与堤口路铁路宿舍同年代产生的还有历下区文化西路附近的小南营片区,它被棋盘小区和舜山苑等较年轻的楼群紧密包围,高高低低的12栋红砖楼,在四周灰色建筑的映衬下,十分醒目。

  小南营片区的红砖楼中,二层小楼建于1960年前后,四层小楼则多建于1970年前后。记者近日来到小南营片区,远远看去,在阳光照射下,红砖颜色依然鲜艳,破旧的门窗显得越发黢黑。走近了,能看到楼下搭建的各种小棚屋、小储藏室还有居民堆放的杂物。

  该片区的红砖楼每个房间面积都不大,最大的有26.7平方米,最小的有17平方米。室内居住空间有限,住在一层的居民索性顺着自家窗户,向外延伸加盖,用于储物或经营小生意。小南营12栋楼目前都属于直管公房,在单元门口,时常看到近段时间历下区房管局贴的各类维修通知——有的是要加固房顶,有的是要疏通下水道,有的是要给居民清挖化粪池。在红砖楼上,还能看到很多上个世纪的“遗迹”:废弃的木质电表盒、旧式蜂窝煤炉、烧柴的穿心水壶……

  “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活动都在楼道和楼下。”居住在48号楼的常玉芬在楼道的两根立柱中间拉了绳子,用来晾衣服,煤气罐也搬到走廊来做饭,葱花爆锅的香味附近几栋楼都能闻到。每层楼住户共用楼梯转角处的卫生间和洗漱池。冬天起夜怕冷,常玉芬家中还备着夜壶。

  李元永8岁时就已住在这里的62号楼了,一住就是45年来,他亲眼见证了这片红砖楼历经风雨。

  62号楼建于1970年,而他是1971年搬来的。他们所住的房间位于楼头,面积有26.7平方米。那时父母和兄弟姐妹总共八口人挤在一起,在现在看来不可想象,但当时能住进红砖楼绝对是有面子的事。“那时候孩子多,一到放学时候,楼道里、楼下,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玩耍,一做饭全楼道里都做饭,邻居做了好吃的,也互相送送。从最近十年开始,能搬走的都搬走了。”他说,62号楼现在只有五户常住居民,其他房间偶尔有租房的。

  “这些楼太老了。”李元永说,去年8月,前面的60号楼烟囱掉下来两块砖,幸亏没有砸到人。到了11月初,历下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就对烟囱进行了维修,在烟囱表面包裹了一层水泥胶后又包了一层防护罩。

  到了9点,空荡的小南营突然热闹起来,煎饼果子车、肉夹馍小车、烤红薯的烤炉、三轮车、面包车……各式各样的小吃车从四面八方陆续归来——原来这里是周边小吃摊的大本营。摊主们洗洗刷刷,互相打听着对方早晨的生意如何,颓败的红砖楼群瞬时有了生机。

  来自菏泽的罗念香平时在棋盘街附近卖炸货,她在此处租赁了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1000元。房子里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但对她来说,地段好,租金便宜就已足够。

  流动人口多,常住居民生活少,这里老住户普遍缺乏安全感。采访时,居民老罗一直没开门,隔着纱窗破烂的防盗门和记者说话。

  【经二路71号】

  楼上掉水泥块、房顶掉砖,听到声音就会失眠

  2016年12月14日下午,居民索女士门口的化粪池又堵了。她心急火燎地给房管部门打电话求助,好在立马有人前来清理。

  从1970年搬进经二路71号,她已在这里生活了近50年。近些年,与索女士家一街之隔的南北两侧分别建成了经四路商圈和馆驿街回迁安置区,包括她家在内的6栋红砖楼成了夹在中间的“孤岛”。索女士时常看着已经露出钢筋的屋顶和一碰就会掉的红砖,盼着哪天才能拆迁。

  她家住在这幢红砖楼东单元的一楼,一个单元内住着4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因为管线老化,共用厕所的窗户大多已破损,只留下生锈的门框。

  “90多岁的老母亲,每次上厕所都要小心翼翼踩过坑洼不平的盖子,晚上楼道里没灯,更不安全。”索女士说,经二路71号是属于市房管局的公房,每过一段时间或者化粪池堵塞了,房管部门都要派人来疏通。“所有的管道都老化了,只能堵了立即清。”

  索女士家不到30平方米的面积内,居住着一家5口人。没有暖气和天然气,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让她最担心的,就是时不时从楼上掉下来的砖块。她仰着头,指着二层阳台边缘露出钢筋的位置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在屋里看电视,听见“砰”的一声,打开阳台门一看,竟然是楼上掉下来的水泥块。

  “居住条件太差,能搬走的都已经搬走了。”66岁的邓广义住在这幢楼的4楼,整层楼仅他一家。每层的阳台上都有多处露钢筋的地方,房顶上大多已经开裂。

  邓广义家的房顶已经发黑,几条裂缝沿着钢筋的方向裂开。他说,每到下雨的时候,老两口都要遭殃。“外边下大雨,我们屋里下小雨,每到这时候都要把床挪到不漏雨的地方去。”邓广义的妻子说,晚上睡觉时,能听到砖头往下掉的声音,每到这时候她都要失眠。

  邓广义拿手去戳红砖,砖沫顺着墙壁簌簌往下掉。不远处就是人声鼎沸的经四路万达商圈,寂静破败的经二路71号的居民们一直在盼望着什么时候能拆迁到这里。

  ●反思

  修补难治本彻底改善只能靠棚改

  济南有多少红砖楼?记者从各区房管局了解到,目前历下区有42栋,主要分布在小南营片区、东仓小区、建筑新村等地。目前槐荫区直管公房中约30000多平方米红砖房,平房和简易楼占到了近80%。其他各区因红砖楼多为单位管理,尚无准确统计数据,但红砖楼数量远不止这些。

  记者从市房管部门了解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工商业复苏和城市基础设施大建的时期。此时,大量人口涌入济南,但住房建设的速度远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速度。1957年,济南市政协委员、建筑设计师倪欣木曾经在一次发言中说,“为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全国各地已普遍采用住宅的标准设计。但目前的标准设计标准高、面积大、类型少,不能满足广大职工的使用要求,从而造成分配上的困难和使用上的不合理……为此建议利用我省下半年设计力量有余的机会,编制几套适合于我省各地区使用的小面积住宅的标准设计,类型可分为二层普通住宅和简易平房住宅……”

  随后几年,为了优先解决市民住房困难,二层筒子楼和多层红砖楼应运而生。这些红砖楼都是砖木或砖混结构,使用期限超过50年已然过了保质期,抗震能力低下。为了保证居民正常生活,房管部门也只能不停地维修加固。每年汛期到来之前,必然大修一次,以保证居民安然度汛。槐荫区则持续对红砖楼进行维修翻修,2015年完成约1500平方米的维修计划,今年完成了2100平方米的维修计划,在维修中,区房管局都会抹上水泥等进行外墙保护,以至于红砖楼难以从外表辨认。

  记者采访期间,有居民提到上个世纪90年代,青岛对短时间内不能棚改的红砖楼进行了科学化改造,在楼的后立面加盖夹层,夹层内用于敷设双气、通讯等管线,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此办法是否能在济南复制?济南房管部门一工作人员说,“当年降低了建设标准,是权宜之计,所幸当时砖瓦、水泥质量好,很多红砖楼才能屹立至今。尽管如此,反复修补难以治本,彻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还是得靠棚改,将红砖全部推倒重来。”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