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社会新闻中心 - 历史 - 90年代抓获最大台谍:为大陆台湾双料少将



90年代抓获最大台谍:为大陆台湾双料少将




历史  加入时间:2013-8-9 8:44:24  来源:快乐老人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增多,台湾情报机关也在伺机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最严重的间谍案——刘连昆、刘广智“二刘”台谍案,正是台湾间谍对大陆渗透的结果。

事发:台湾领导人两度“泄密”

两岸关系紧张时期往往也是台湾间谍的活跃期。而大陆对台谍网络的重创,恰恰源自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泄密”。

1995年至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大陆对台军演,李登辉为“安慰”岛内居民,说“大陆所发的导弹不是实弹,而是空包弹”。这一言论引起大陆安全部门的高度警惕,由此揪出潜伏多年的解放军大校邵正宗和少将刘连昆。刘连昆在案发前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通过一位“台商”间谍张志鹏,台“军事情报局”将刘连昆部下邵正宗策反,随后又将刘连昆拉入该组织,向台湾提供了重要情报。侥幸漏网的台湾间谍张志鹏逃回台湾后,声泪俱下地斥责李登辉一句话害得间谍组织“全军覆没”。

同样的“泄密”事件在2003年再度上演,使得台湾在大陆的间谍系统损失殆尽。当时,陈水扁为求胜选连任,推动导弹“公投”,在高雄“扁友会”成立大会上指出,大陆在沿海600公里范围内部署了496枚导弹,其中在江西乐平、江西赣县和广东梅州各部署96枚,福建永安144枚,福建仙游64枚,且部署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陈水扁如此“精确”的情报立即引起了大陆安全部门警觉。他们很快锁定了一批出入异常的“台商”。半月之后,安全部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36名涉案间谍,将“军情局”上校李运溥建立的间谍网连根拔起,另一名解放军少将刘广智也因涉案其中被捕。

刘连昆:做了7年台湾少将

刘连昆案是上世纪90年代大陆破获的最大一起台湾间谍案。刘连昆是少将军衔,1992年在台湾“军情局”间谍的利诱下,开始为其卖命。此时,他已是退休之年,但成为台谍后即被封为少将,至1999年事发被查处,他同时在两岸拥有少将身份达7年之久。

1992年11月,台湾方面派出“军情局”六处副处长王某到广州与刘连昆会面。王某向刘连昆通报了他的待遇、联络方式、重点工作等——比照台军少将的待遇,刘连昆每月将获得3500美元(以1992年的币值,约合人民币1。9万元)的薪酬;另外,每提供一批情报,台方支付少则4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6万元),多则上百万(1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1。5万元)的“工作奖金”,由台方代为转存到刘连昆的海外银行账户;刘连昆退休后,“军情局”将照顾他的生活,并依照他的个人意愿将他安排到国外或台湾居住。

为表示对这次会面的重视,王某当场拿出2万美元的红包,作为给刘连昆的见面礼。刘连昆则“回赠”了12份机密文件。自此,刘连昆便顶着“军情局”给他起的化名“高至明”、代号“少康二号”,走上一条出卖情报换取金钱的不归路。1995年至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期间,他窃取情报的活动更是达到了高峰,包括向台湾提供大陆军事演习的情况等。可无论他怎样隐藏,最终都无法逃脱,被判处死刑。

刘广智:父子涉案同被捕

刘广智少将间谍案是大陆刘连昆少将间谍案后,解放军涉案级别最高的台谍案。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此案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间谍案”,下令“严肃处理,绝不轻饶”。

刘广智,1947年3月生,山东招远人,事发前任空军指挥学院院长。发展刘广智成为台谍的贾某是一名退役军官,也是台湾间谍李运溥(2003年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大陆所开公司的职员。刘广智第一次是在无意中向贾某透露了一些情报,随后收到大笔金钱。虽然对此感到意外,但当他得知这是自己透露军事情报获得的报酬后,却并未及时向上级举报,而是越陷越深,最终成为一名间谍。刘广智涉嫌将属于“绝密”的解放军“对台作战计划”、空军主力战机的部署和训练详情,以及最高领导人的绝密谈话内容交给台方。事发后,有海外媒体推测,刘广智还应该十分清楚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教学、换装状况,预警机等新装备的发展进度等。而通过这些至关重要的情报,台湾情报部门便能分析出中国空军在作战思想、实战准备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每当台湾当局获得刘广智传递过来的高度机密情报,总是欣喜若狂,继而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向他提供大量酬金,并封官许愿。

2004年3月2日,刘广智被大陆有关部门“双规”。而在破获刘广智间谍案的过程中,大陆反间谍部门顺藤摸瓜,还逮捕了另一名间谍——某市台办副主任张淮宁。时任空军装备部军官的刘广智的儿子,也因涉案被捕。




编辑: 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