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社会新闻中心 - 历史 - 邓小平为何对日首相表示“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邓小平为何对日首相表示“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历史  加入时间:2013-7-18 9:05:42  来源:人民网 

(邓小平会见铃木善幸 资料图)

1980年5、6、7三个月,日本政局风云突变。先是国会通过对大平内阁的不信任案,大平首相宣布解散众议院;然后大平首相在众、参两院选举激战中突然病逝;最后,7月15日,铃木善幸出人意料地当选为自民党总裁。第二天,铃木内阁便在危机与胜利交织的气氛中诞生了。

国外人士纷纷问:“铃木善幸何许人也?”

原来,铃木是从日本岩手县三陆海边的小港山田町的一个渔家走出来的政治家。这岩手县虽然在地理上不起眼,但历史上却出了原敬、斋藤实、未光内政,连上东条英机四位首相。为什么岩手县的政治风土能诞生出五名首相呢?日本人说,三陆的地形,山峦层叠,蜿蜒入海,它说明这里的生活环境多么艰苦,它使人感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必定都像这高山一样坚强不屈。

的确,促使铃木善幸走上政治道路的原因,正是这里恶劣的环境。1933年3月3日,三陆发生了一场载入历史的海啸。海啸过后,海边横尸累累,房屋大部分被冲毁。

铃木一连跑了三天查看灾情,他最后下定决心:要通过政治来拯救渔村,“要振兴渔业就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我想成为一个能够拿到国家预算的那种人。”故铃木善幸出任首相后,被人称为“渔民宰相”。

铃木从1947年首次当选为众议员,到1980年荣登首相宝座,渡过了30多年的政治生涯。他在日本政界被称为党务派,人们说他是拥立池田首相、支持大平首相上台的幕后人物。此外,他还担任过十任自民党总务会长,是公认的、地道的调解能手。

1979年5月,前福田内阁农林相和16次当选为众议员的铃木善幸,应中国政府邀请首次访华。邓小平副总理于31日上午会见了铃木一行。

半年前,邓小平刚刚赴日举行了中日两国交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仪式。邓小平的访日,在日本引起了轰动,整个日本都沸腾了。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长期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飞跃,进入了友好合作的新阶段。

日本朋友现在在北京又一次见到邓小平,大家都很兴奋,还沉浸在欢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喜悦之中。邓小平也谈笑风声,他再次肯定:这个条约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贸易及其他领域的全面友好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个条约也有助于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特别指出:“面对霸权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中国和日本需要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和各自加强自己的力量。”他的这番话并不是一般性地强调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立场,而是针对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而言的。

原来,在1972年9月中日两国政府共同签订的《联合声明》中,曾有一条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日中邦交正常化,不是针对第三国的。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但从1975年开始,两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友好条约问题进行接触和谈判后,三木内阁因不同意将《联合声明》中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全文写入《和平友好条约》,致使谈判搁浅。

福田内阁上台后,在国内呼声日趋高涨的形势下,重新开始缔约谈判。福田内阁起初仍强调所谓“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即同任何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实际上因为奉行日美基轴外交,又要同苏联在许多问题上合作,所以继续反对在《和平友好条约》中写入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

中国政府则指出:中日两国都有自己的外交政策,双方应互不干涉对方内政;中日两国反对霸权主义并不是要采取联合行动,针对第三国;事实上,霸权主义威胁着中国,也威胁着日本。经过艰苦的谈判,《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终于写上了以下内容:“缔约双方表明,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这次,邓小平又一次提醒日本朋友:“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需要联合起来。”铃木善幸自然明白邓小平的话意所指。他回答说:“日本对亚洲的稳定给予最大的关注。亚洲的和平与稳定是建立在力量均衡基础上的,日本和中国加强合作,对亚洲的安全将发挥作用。”铃木所回答的也并非外交辞令,而是表明了他的基本立场。这一立场在一年后他的内阁的外交政策中得到了体现。

1982年9月,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日子。应中国政府邀请,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铃木善幸和夫人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同中国人民一起欢庆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中国政府向日本人民赠送了大熊猫“飞飞”,日本政府也赠送给中国人民一对长颈鹿。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气氛。

9月28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铃木首相等日本客人,邓小平以隆重的仪式接待了日本贵宾。宾主就座后,他以喜悦的心情说:“明天是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是两国人民值得纪念的日子。铃木首相在这个时候访问我国是很有意义的。”铃木首相面带微笑地不住点头。

邓小平说,中日两国关系能发展到今天,应当感谢田中前首相、大平前首相和铃木首相、樱内外相所作的贡献,同时也要感谢一贯从事中日友好、为两国邦交正常化作出贡献的日本各界人士。

铃木善幸在1972年进行日中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谈判的时候,身任自民党总务会长,是大平外相的挚友。他为统一自民党党内意见,尽了应尽的力量。回想起往事,他感慨万千地说:应当感谢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前人先辈的丰功伟绩,同时应感谢邓小平阁下为发展日中友好关系所作的努力。

两人共同回顾了十年间两国友好合作的成果。在十年中,两国政府签署了各项实务协定,并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在经济、文化、学术等领域加强了交流。两国间的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人员往来增长了14倍。由此,为确立永久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沉思了一会儿,说:“中日关系有许多话可说,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他重申,发展同日本的关系是中国的长期国策。

铃木首相非常同意邓小平的看法,表示:“日中关系已经进入了成熟的时期,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其他广泛领域里需要加强交流和合作。”他指出,加强日中友好合作关系,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铃木善幸还特意加上一句:“希望今后通过双方不断对话以增进相互理解。”这句话虽然说得含蓄,但在座的人都明白,它表达了铃木政府对由“教科书事件”所引起的日中纠纷的反思和道歉。

所谓“教科书事件”,指的是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中篡改侵略历史一事。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课本时,篡改侵华历史,把“侵略华北”改成“进入华北”,把“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改为“全面进入”,甚至把“南京大屠杀”的原因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日军蒙受很大损失,激愤而起的日军杀害了许多中国军民”等。

对此,中国政府严正指出,承认不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历史,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后经多次交涉,日本政府于1982年9月上旬表示承担纠正审定教科书的错误。铃木首相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作了努力,此次访华也多次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要充分听取中国对教科书问题的批评,日本政府将负责尽快进行纠正。教科书问题虽然已告一段落,但它留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确实值得日本政府反思。

铃木首相还向邓小平祝贺中共十二大取得成功。邓小平对此表示感谢,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政策,在十二大得到了确认。”他又向日本客人介绍了中国的情况:“最近几年,我们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让年轻一些的同志担任第一线工作。可以说,我们政策的连续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党的中央委员会里60岁以下的同志占很大的比例,以后还要加大这个比例,四五十岁的人要多一些。”

铃木对此次访华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进行的坦率亲切、内容充实的谈话,感到十分满意。他在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的演讲会上热情洋溢地说:“日中两国虽然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民族国家,但是两国国民寻求‘丰富多彩的交流与不可动摇的友好’的愿望,应该是万古常青的。据说古代的汤王曾在石盘上刻下了这样一句座右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中两国国民的友好关系,也应与这一铭文一样,通过坚定不移的努力以求日新月异。今天为纪念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为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大家在一起树心立志吧。”

这一年10月,铃木善幸首相任期届满,由于难以摆脱增发赤字国债的困境和日美经济摩擦日趋激化,宣布放弃竞选自民党总裁,于11月辞职,当1984年10月23日他再次来华时,身份已是日本前首相,自民党最高顾问。

邓小平此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他又一次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铃木善幸和夫人、已故首相大平正芳的夫人等日本朋友。

10月23日这天,正值北京秋高气爽,鲜花遍地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也像这美好的天气一样舒畅。宾主见面后,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那样握手问候。摄影师走过来,照下了这值得纪念的场面。然后,大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始了愉快的谈话。

话题转入了中国和英国政府即将正式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铃木善幸赞扬中国政府根据“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是中国统一事业的重大成果。他真诚地祝愿中国的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国两制”是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实现祖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及台湾的统一而提出的一种构想。按照这一构想,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正在变为现实。这一构想不仅顺利解决了中国与英国、葡萄牙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为解决当代国际冲突提供了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赞扬。当“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获得极大成功时,人们自然更加关注它是否同样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当铃木提出这一问题后,邓小平平静而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也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台湾问题,而且条件可以更宽一些,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个方案就是谁也不吃掉谁,双方都不吃亏,对台湾当局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台湾历来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人只要客观地对待历史都会承认这一点,也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大陆和台湾会实现统一。但战后以来,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日本等政府曾长期支持台湾当局与中国对抗,使得中国的统一问题变得十分复杂。到了80年代,世界形势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台湾回归祖国看来仍困难重重,于是有人猜测,在香港、澳门问题已逐步解决的前提下,中国政府会不会因急于统一而使用武力?

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坚持用和平方式。我在国庆典礼上着重讲了这一点。我们有耐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承诺不用非和平的方式解决,道理很简单,要承诺,和平统一就不可能。”铃木善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当话题转向中日关系的发展时,气氛立刻热烈起来,大家对两国关系的迅速发展深感满意。邓小平赞扬铃木善幸为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做了许多工作,铃木善幸也转达了中曾根首相、田中角荣前首相对邓小平的问候。

此刻中日朋友心中所想的,正如铃木后来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日中友好关系这一棵新树已在茁壮成长,但还是一棵小树,需要在炎热的夏天和霜雪的冬天好好保护这棵小树。让它长出茂盛青翠的树叶,使我们的子孙在这棵巨树的树荫底下,憩息畅游,同享乐趣。让我们为这一目标继续努力吧。” 




编辑: 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