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经济新闻中心 - 财经 - 第一口奶成医院赚钱利器:1张奶粉入门证300万



第一口奶成医院赚钱利器:1张奶粉入门证300万




财经  加入时间:2013-7-8 8:35:4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何天骄

  广州一位即将生产的孕妇发现,无论在医院还是“妈妈班”等地方,推广的奶粉都是洋奶粉,怀孕九个月以来,转战多家医院体检以及孕前辅导班都未能看到国产奶粉的身影。

  令她好奇的是,洋奶粉为何这么牛?

  一位接近广州某医院内部的乳业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则案例:“一些刚出生的婴儿,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可能被护士私下喂养了某品牌洋奶粉,婴儿因此适应了该品牌洋奶粉,有的甚至连喂养母乳都不适应。等到该婴儿出院了,前述品牌洋奶粉企业竟能获知婴儿父母联系方式,并联系婴儿父母告知其婴儿喝过该品牌奶粉的事实,建议购买该品牌洋奶粉。”

  该人士介绍称,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为了抢“第一口奶”,洋奶粉企业付出了大量的营销费用。仅入场费,一家医院可能要好几百万,洋奶粉不计成本营销推广其产品拉高了其成本,这也成为洋奶粉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

  医务渠道推广费用之高令国产乳企望而却步。一位乳业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以广州某大型医院为例,近期的一次招标中,仅有四家奶粉企业能够进入,最终进入门槛高达300万元/年,此外还给医院免费提供婴幼儿奶粉,给医务人员发放福利费(邀请医务人员出国旅行等)。最终总的推广费用惊人,销售额达不到四五十亿的奶粉企业绝对无法支付这么高的营销费用。

  乳业专家透露,目前,销量前几位的部分洋奶粉企业,在医务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国产奶粉则因为无法高薪聘用“熟知医务渠道”的销售人员,无法支付高额的入场费用和无法获取医院信任,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一大块“肥肉”。

  一位多年研究乳业的人士表示:“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早在2004年左右就已经出台相关文件禁止开通医务渠道,文件出台后,洋奶粉企业反而在医务渠道做得更猛,手段更加隐蔽,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利益链,有关部门亟待对其进行监管。”




编辑: 石头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