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佐尔格是20世纪最著名的国际间谍之一,被誉为“红色谍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本他所领导的“拉姆扎”小组曾获得德军入侵苏联的准确情报。1941年10月,佐尔格向苏联发出日本将向美国开战,不可能发动对苏战争的重要情报。正是由于佐尔格的情报,使得斯大林下定决心,从东线抽调准备用于对付日本进攻的11个步兵师约25万人到西线作战,使苏联在战略上及时做出调整,赢得主动。佐尔格以特殊的身份保卫了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在此之前,1930年至1932年间,佐尔格以德国著名记者的身份为掩护,在上海成立共产国际“国际远东情报局”,在中国搜集大量情报,特别是关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成为苏联判断德国和日本战略意图的重要参考。同时,佐尔格还收集了蒋介石政府关于进攻苏区的大量情报,为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做出贡献。
佐尔格情报系统中国组的第一位情报员是方文,由佐尔格亲自吸收参加。方文同时参加译报组和南京站的工作,又是佐尔格的中国助手,其核心地位显而易见。方文是南开中学的学子。这个情报系统里的董秋斯、张永兴、于毅夫也是南开中学校友。
方文是笔名,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使用名为刘进中,中共党员。南开中学1921届校友。1930年进入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佐尔格小组。方文经过特殊培训后,在佐尔格领导下,接受了秘密组织军事情报网的任务,完成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在决定建立军事情报网时,方文第一个要见的人叫张永兴。张永兴是方文南开中学同学,并同住一室。他是东北宽甸县人,在中学只读了两年,就因家贫辍学,回到老家教书。方文感到张永兴是个热血男儿,决心吸收他参加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的工作。后佐尔格指派张永兴到东北开展情报工作。
通过张永兴,方文得知,南开中学的另一个同学于毅夫在东北军司令部中做秘书工作。在东北军的司令部里,方文见到了一身戎装的于毅夫。老友相逢,格外亲切。于毅夫把方文领到家中共进晚餐,饭后方文就留宿在于毅夫的家中,两人彻夜长谈。从此,于毅夫加入了秘密组织,利用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参事身份,收集到大量军事政治情报,为党和革命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1936年9月20日,侵华日军北黑线孙吴警务所偶然在中苏边境抓到一个中国人,从他的身上搜到日本重要的军事情报,立即把情况报告给关东军宪兵队司令兼警务部长东条英机。东条英机倒吸了一口凉气,直冒冷汗。因为案情涉及日本关东军一个最高的军事机密,即正在修建中的被日本军事家称为近则可以作为桥头堡、退则是马奇诺防线的军事要塞工程。
由于叛徒的出卖,齐齐哈尔情报站被破坏。1936年11月19日夜,蹲守两个多月的日本宪兵队终于抓住了该案的主要领导人张永兴,以及张的五弟张克兴。
东条英机特意从日本请来谍报专家山本庄之柱大佐,到齐齐哈尔帮助调查。山本把全部卷宗读完后非常惊讶:中国这样一个普通人所领导的情报组,竟是用最原始的收集手法刺探到日本关东军最顶端的机密情报,如此间谍奇才世上难得。正在为关东军情报部门人才奇缺而着急的东条英机闻讯后,决定不惜代价劝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本特务机关做了周密设计。在利诱之前,先酷刑威逼,张永兴多次被折磨得昏死过去,但是仍然不吐露一点情报,张克兴也同大哥完全一样;第二步劝降,希望张永兴等为他们工作,条件是可以在日本定居,在伪满洲国可担当县一级官员;第三步亲情战略,日本人把张永兴的妻子和孩子抓到宪兵队,并在走廊里毒打他年仅三岁的儿子。可是这些都没有动摇张永兴的信念,他紧咬牙关,依旧不透露组织的半点情报和信息。
1937年1月5日,特大谍报案的八位中国壮士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