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社会新闻中心 - 历史 - 明末清初之际中国人口减少三千余万 净损失2/3


明末清初之际中国人口减少三千余万 净损失2/3




历史  加入时间:2013-6-7 8:58: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近面世的《清朝那些事儿》一书,全方位地对清朝各个年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乃至礼仪、饮食文化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解读。该书以正史为第一手材料,用小说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个短小而清晰生动的故事,还原出清王朝的社会世态万象,深刻而不失生活况味。

康熙爱廉吏

说到清代的清官,第一要提的自然要数有“大清第一廉吏”之称的于成龙。他一路在康熙皇帝用人唯贤和上级官员的表彰与举荐中,青云直上,康熙帝曾多次表彰他,后又把于成龙安排在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富庶的江浙地区任两江总督。

在两江总督任上,由于妨碍了朝廷上下各路贪官污吏在江浙的财路,于成龙遭到当时很多官僚的忌恨和陷害,甚至在他死后,仍然有很多人诬陷他。而康熙皇帝明白这层道理,很高明地予以应对。比如,有一位官员说于成龙晚年“非常清廉,但因为年老糊涂,常常被属下蒙蔽”。康熙却回答说:“以前有很多人说于成龙到江南后,改变了清廉的品行。可等他死后,大家才发现他始终都是清廉的。这都是因为他性情耿直,得罪的人多,大家陷害他才这么说的。”

清朝另一位大清官汤斌,深得百姓爱戴,高升之后,即将离开原先的任地,百姓们苦苦挽留,汤斌就写了个布告告慰百姓,中间有一句“爱民有心,救民无术”。被政敌诬告到皇上那里,说他这句话是诽谤、侮辱皇上的。康熙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但他知道汤斌是个能干的清官,就把这口气咽了下去,照样对汤斌委以重任。汤斌死后,康熙才发了一句牢骚:“我对汤斌那么好,他为什么还是讪谤不休?”

康熙下象棋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来到一座大山前,渐觉疲劳,便传旨大队人马停下歇息。

康熙信步登上了山顶,坐在一棵青松下观看风景,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时间,康熙来了棋瘾,便让随从摆好象棋盘,与一位大臣对弈起来。不多久,大臣便连输三局。但康熙兴致甚浓,问周围的大臣们:“谁再来同朕下一盘?”众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艺高明,谁也不敢与皇上对弈。这时,侍卫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对弈一盘,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说:“一同玩玩无妨,朕不怪罪就是了。”于是,那仁福就大着胆子与康熙对弈起来。

那仁福是个象棋迷,对弈起来连“皇上”两字都抛之脑后,打得康熙苦苦招架。察颜观色的大臣见此情景,对康熙说:“皇上,不好了!山下窜出一只猛虎。”康熙一听,忙对那仁福说:“朕先去猎虎,你等着,马上回来与你下完这盘棋!”那仁福只好等在棋盘旁。

其实,大臣见皇上棋势已成败局,便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顾追找老虎,越走越远。等他回来,又饿又累,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用完晚饭就在行营中休息了。

第二天,京城有政务报来,康熙在大帐里处理了一天奏折,傍晚时分才得以出来透透气。溜达到这座大山跟前,抬头见到那棵松树,才想起那地方还有一盘棋没下完呢!等他匆忙赶到松下,见那仁福仍然双膝跪地,纹丝不动。康熙见了,非常感动,急忙上去搀扶那仁福,说道:“君而无信,何以为君?”那仁福跪了两天,两腿早已麻木,哪里还站得住?“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康熙见了更加难过。自此以后,康熙引以为鉴,再也不失信于人了。

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他们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顺治二年四月清廷遣兵南下,即大肆屠戮汉人,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多尔衮曾代表满洲贵族发布“屠城令”,并带领大军血洗江南、岭南。屠江阴、屠昆山、屠嘉兴、屠常熟、屠海宁、屠广州、屠赣州等等,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攻屠厦门。当时清军几乎将四川人杀绝,后来不得不“湖广填四川”,大移民。

清军屠昆山的时候,有妇女千人藏匿在昆山顶上。有个小孩忍不住哭出声来,被清军发现,于是“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

1645年4月,清军围攻扬州,督师史可法固守孤城。清军乘机诱降,史可法严词拒绝。清军主帅多铎先后五次致书,史可法都不启封缄。清军攻城,史可法率军民浴血而战,历七昼夜。25日城破,军民逐巷奋战,大部分壮烈牺牲。清军纵兵屠戮,“十日不封刀”,八十多万汉人惨遭杀害。城破时史可法被俘,多铎劝他归降,史可法大义凛然:“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英勇就义。

1645年,清朝颁布剃发令后,江阴(在今江苏)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为领袖,“头可断,发决不可剃”,进行反清斗争。清廷先后调动24万军队攻城,江阴人民浴血奋战,守城81天,击毙清三王十八将,清军死伤过十万。但终因力量悬殊,粮食罄尽,守城者全部壮烈牺牲。城破后遭到清军血腥屠杀,繁华的街市尽为废墟。

清兵转战烧杀37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的5165万减至顺治十七年的1900万,净减三分之二!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鲁迅先生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纪晓岚戏先生

纪晓岚小的时候,有一天与伙伴们淘气,上树掏了一只小鸟带回家里养。第二天到塾馆念书的时候把小鸟放在家中不放心,就带到塾馆,和同学们一块玩儿。到了先生上课的时候,他就在墙上挖下一块砖,成了一个小洞,把鸟放进去,外面再用一块砖将洞口堵好。

两天过后,他们的秘密被教私塾的施先生发现了。施先生怕学生们玩物丧志、影响了功课,便将砖块用力向里一推,把小鸟挤死了,又向外拉一下那块砖,使之恢复原样。等到纪晓岚又来喂鸟时,发现小鸟被挤得扁扁的,十分痛恨干这件事的人,只是不清楚是谁干的,心中郁愤难平。

临放学时,施先生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对子,要学生们来对。上联是:“细羽佳禽砖后死。”纪晓岚听先生念完这句话,马上断定是先生干的,便按着性子,心里琢磨着报复先生的办法。猛然间来了主意:我何不借对对子的机会骂他一下?于是站起身来对先生说道:“学生愿来试试。”先生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好吧,你就对吧!”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先生的‘细’字,对‘粗’字可以吗?”说着,他看看先生,又说:“‘羽’字,对一个‘毛’字,如何?”“不错!”“‘佳禽’,我对它个‘野兽’怎样?”“好,这‘细羽家禽’对上‘粗毛野兽’,十分工整。”先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纪晓岚接着若有所思地说道:“砖瓦的‘砖’,我用石头的‘石’来对,先生看行吗?”纪晓岚以往回答先生的问题,总是非常流利,从没有这样一字一句、嗦嗦,先生心中有些纳闷,便说:“行行,你快点往下对吧。”晓岚略作迟疑,说道“那‘后’对‘先’,‘死’对‘生’也可以吧?”施先生被他说懵了,连连点头说好,不过听着有点乱,就对小纪昀说:“再完整地说一遍你对的句子”。“粗毛野兽石先生。”纪晓岚大声读道。先生一听,气得几乎晕倒,但想想又没什么可说。纪晓岚看到老师气急败坏的样子,更是得意,口中道:“学生遵照先生的教诲,按照对对子的规矩,一字一字地对上来的,学生愚钝,有哪里不工整的,恳请先生赐教。”施先生想来想去,还是没话可说,只好忍了这口气,让他回家去了。

美食家乾隆

清朝到乾隆时,政权稳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泰国安,号称“盛世”。乾隆在长治久安后便开始六下江南。乾隆当年很讲口腹享受,特别喜爱吃南方菜。南巡途中,那些总督、巡抚等高层地方官员,以及豪富商贾,隆重接驾,无不精制美馔,邀宠求荣,博得皇上欢心。各地官员为了巴结讨好,竞相争献美味佳肴,这其实等于将江南烹饪事业检阅了一番,从而促进了江浙菜系的发展,造就出许多名菜,苏扬名菜名点,差不多都是在此时定型的。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内务府“御茶膳房”的档案中,有一份《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就记载着乾隆三十年南巡期间所经路线、行宫和饮膳底单。在一大堆“龙凤菜点”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达官显贵们进献的当地的风味菜,如二月十五日到崇家湾大营码头,总督尹继善进献肉丝响馅子、燕笋火熏白菜、腌菜花、炒面筋、火腿等。正月二十七日到晏子祠行宫,总管马国用进献炒野鸭子、丸子炖豆腐等等。

乾隆第三次到江南时,在无锡某小吃店吃到锅巴上浇虾仁、熟鸡丝、鸡汤熬制的浓汁,发出吱吱响声,很感兴趣,称赞说:“此菜可称天下第一。”从此,这道菜身价百倍,称为“天下第一菜”。

《清稗类钞》中记载了乾隆南巡时吃素餐,乾隆曾到扬州天宁寺,主持让他吃素肴,乾隆吃得很满意,对主僧说:“蔬菜竟然如此可口,胜过那些鹿脯、熊掌千万倍呀!”另有资料记载,扬州某古寺有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种豆腐素肴,特别是他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做成的豆腐汤,味道鲜美,受到乾隆赞赏,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宫廷菜单之中。

乾隆来到了永丰镇,有人献上自家制的香干。乾隆一见,一块巴掌大的香干,可切出薄如蝉翼的片块,又可搓成卷筒,还能折叠如纸,夹一块送到嘴里,咸、辣、香、甜、鲜五味俱全。乾隆赞不绝口,并嘱咐多带些回京城。自此以后,“永丰五味香干”不仅成了平民百姓家的桌上佳肴和馈赠珍品,还成了贡品。

《清朝野史大观》写到一位名叫张东官的苏州人,原为苏州府的官厨。有一次乾隆南巡吃了他做的冬笋炒鸡,赞不绝口,当场赏了他一个银锞,后来还把他带入宫中当了御厨,荣及九族。

扬州名菜扬州干丝的成名,据说也与乾隆南巡有关。当时,扬州官员和盐商为了备办“接驾盛典”,聘请了许多名厨高手,争新斗丽,都想推出压众的佳肴。其中有一道“九丝汤”,用豆腐干、火腿、鸡肉等九种美味切成细丝,再用鸡汤煨煮,让各种鲜味都吸入豆腐干丝之中。乾隆连用两盘,交口称赞,几次南巡都来扬州点此菜,从此“九丝汤”改名扬州干丝,闻名全国。

板桥教子

郑板桥52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叫小宝。他对小宝自然是十分爱惜喜欢。但他非常懂得“娇惯孩子就等于杀了孩子”的道理,从不溺爱小宝。

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和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多数被宠得不像样子,更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坏,所以他从山东不断写信给弟弟要他严加管教。他还告诉小宝说,你每天吃完晚饭就坐在门槛上,念些诗给叔叔和母亲听,念得好了他们会给你好吃的。

当郑板桥听说在家的小宝常常对孩子们夸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还欺侮佣人家的孩子的时候,郑板桥立即写信给弟弟郑墨说:“我52岁才得一子,怎么会不爱惜他呢!然而爱也必须有规矩有方法。”他要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助长他天性中诚实敦厚的一面,帮他去掉奸诈残忍的一面。弟弟和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收效很大,于是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说这孩子长大之后准是个有出息的人,能像你一样,当个官儿。

郑板桥看信后立即给弟弟郑墨复信:“我们这些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多置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越来越坏,总没个好结果。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都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

小宝长到6岁以后,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他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到小宝12岁时,他又叫儿子用小桶挑水,天热天冷都要挑满,不能间断。由于父亲言传身教,小宝的进步很快。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来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将手中的窝头分一半给了小女孩。郑板桥知道后,非常高兴,就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真喜欢你!”

直到临终前,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随即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编辑: 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