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社会新闻中心 - 历史 - 李鹏任总理后称谁是妈妈 每年都为她祝寿


李鹏任总理后称谁是妈妈 每年都为她祝寿



历史  加入时间:2013-3-14 15:07:40  来源:人民网 

(帅孟奇 资料图)

1976年,面对窗外早春来临的气息,她写了一首《咏山梅》诗,诗曰:“一度梅花一度春,傲霜战雪岁迎新。漫山萌芽向阳发,粗杆老梅绿叶生。”她相信真理定会战胜邪恶,“四人帮”迟早会有垮台的一天。

10月,“四人帮”真的垮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帅孟奇兴奋不已。这年春节,大雪纷纷扬扬,大地充满生机,她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一首清平乐词:“天空雪飞,大地暖气吹,狠批猛揭‘四人帮’,迎来春景百花。十大关系发表,光辉普照天下,政策暖人心,群众意气风发。”

帅孟奇喜爱梅花,许多老同志、老战友均将梅花来喻赞她,康克清赠送她一幅红梅画,上面题词“铁骨红心”。李坚贞赠诗云:“山中无花必严寒,只是梅花独自开。孤鸟峻岭战风雪,笑立枝头唤春来。”这热情洋溢的诗句,正是帅孟奇人生的真实写照。

1977年,帅孟奇的申诉信被送到邓小平手中,邓小平亲笔批示:“帅长期在女同志中是较有威信的,建议(一)可先允她回京治病,(二)对她的历史问题进行复查”。这样,81岁,双目几乎失明的帅孟奇,于1977年最后的一天回到了北京。从此再次获得了彻底“解放”。

心底无私,慈母柔肠。“粗杆老梅”的帅孟奇,“没有孩子,却儿孙满堂;没有视力,却有敏锐的目光。没有权力,却最受崇敬;没有享受,却活得最长。”

平反后的帅孟奇出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组织部顾问,并补发了“文革”期间停发的两万元工资。

拿着这笔工资后,帅孟奇心里有些沉甸甸的。她想我个人的损失可以用这些钱来弥补,国家和人民因“浩劫”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又如何来弥补呢?!思索再三,决定把这笔钱捐出去,支持濒临崩溃边缘的祖国度过振兴经济的难关。

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开始有些不理解,有的同志劝她说:“姥姥(身边工作人员都这样亲切地称她),你刚获得解放,一无所有,连身体都残疾了,这点钱留着晚年用吧!”帅孟奇说:“国家现在比我个人更需要钱,虽然这点钱对一个大国算不得什么,但总比没有好!”见帅孟奇的态度非常坚决,有的同志便劝道:“要捐就捐给您的家乡,捐给您的侄儿侄女吧!”帅孟奇还是摇头。

把这两万块钱捐出去后,帅孟奇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

其实,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得也有道理,帅孟奇在故乡的亲属,生活确实很艰苦。1950年,帅孟奇出差到长沙,家乡亲人已经10多年未见到她了,都赶来长沙来会面。弟媳孤女寡母,拖拉着5个孩子,生活艰难。见当官的姐姐回来了,弟媳心里很高兴。她请求姐姐看在逝去的弟弟份上,给大儿子在城里找份工作,以减轻负担。帅孟奇看着弟媳那张过早苍老的脸,心里一阵难过。但弟媳提出的要求,她感到还是有些为难。于是,她很坚决地对弟媳说:“孩子工作的事要靠孩子自己去找,年轻人凭自己的能力去报学校或工厂都行,让我安排一个工作却不行。”然后,她又主动地提出,把刚满6岁的小侄女帅承朴带到北京扶养,以减轻弟媳的负担。

帅孟奇最喜爱的一个侄儿帅承戡,在山西榆次经纬技校毕业后,分配到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工作,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同志到山西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考察干部时,准备同时从该厂选调6、7人,其中党委组织干事帅承戡在选调人选之列,当张琴秋得知帅承戡是帅大姐的亲侄子时,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帅大姐,可帅孟奇马上制止说:还是让承戡在基层锻炼好,他的工作,他的路,要靠他自己去闯,不要给予任何照顾。就这样,帅承戡在纺织机械厂工作了一辈子。

80年代初,帅孟奇的一个侄孙在故乡打着她的旗号去找县委书记,要求在县里安排工作。帅孟奇知道后,马上给县委书记去信,告诉他及县里领导,凡亲属以她的名义去找组织谋求特殊照顾的,一律不要理睬,按政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同时写信给这个孩子,严肃批评他的错误,鼓励他做个有志气、勤劳、勇敢、诚实的青年。亲戚中有人不理解她,说她官做大了就“六亲不认”,帅孟奇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我是共产党员,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是为亲朋好友服务的!”

帅孟奇生活非常节俭,她常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生活标准低得让人不可想象。侄女承朴在她身边上小学二年级时,要做一身白衬衣,帅孟奇买了蓝色的细布给她做了一件,殊知,这孩子嫌衣服不白,太土气,让学校的同学们笑话她,死活不肯穿。帅孟奇耐心劝她说:“现在生活还不富裕,有这样的衣服穿就很好了,讲什么漂亮?这布结实,越洗越白,很好的。”任凭姑姑怎么批评,承朴就是不穿。结果,帅孟奇自己把这件衣服拿去穿了。在“文革”期间,这件衣服陪她坐了7年牢,蓝颜色已洗得泛白了。她的一套黑呢制服,穿了30多年,领口、袖口都打了补丁。1992年,帅孟奇95岁生日时,工作人员为她精心打扮了一番,李鹏总理见后,摸摸她的衣袖说:“帅妈妈今天穿新衣服了,帅妈妈是很少穿新衣服的!”1994年,帅孟奇因住处拆迁而搬家,搬运工看到她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连电视机还是个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他们有些不相信,怕是走错了门,连声惊讶的说:“这就是首长的家?!”

对自己生活非常“吝啬”的帅孟奇,对公益事业却异常慷慨。小时候家境贫寒未能上学,因此她特别关心教育事业。1980年,家乡遭水灾,新民小学被冲垮,帅孟奇得知后,马上把5000元钱寄回汉寿县,支援修复校舍;她还为湖南青年自学成才奖励基金会、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款,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捐资助学先进个人。

1988年已过九旬的帅孟奇身体仍很健康,头脑清晰。一天饭后,沪子陪她漫步在林荫道上,问她:“妈,您一贯生活简朴,每天都是清茶淡饭,从不吃补药,身体还蛮好,您的长寿秘诀在哪里呀?”“我长寿的秘诀在于‘心底无私天地宽’嘛!一个人头脑里不要有私心杂念,不要考虑低级趣味的东西,和人家比房子大小,比拿钱多少,比职位高低,这样一比较就要给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一烦恼势必影响工作,影响健康。”帅孟奇乐嗬嗬地对沪子说。

帅孟奇唯一的女儿被国民党特务毒害了,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但她又有了更多的儿女。许多烈士的子女都是她的孩子。如彭湃的独生子彭士禄,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李硕勋的儿子李鹏,任作民的儿子任湘、任楚,陆更夫的女儿黄曼曼以及陈赓将军的儿子陈知非等。她对待这些孩子比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还要亲。

1958年,沪子患肺病,“妈妈”到处托人从香港买来德国进口药雷垂生给她治病,孩子在青岛养病时,她还经常去信,告诉沪子:“在春天里好好休息,以坚决的心情把病养好,争取早日返回工作岗位。”1964年,任湘在内蒙古考察稀土资源,因肺病大口出血,当地医疗条件极差,无法治疗。帅孟奇得知后,立即吩咐将他送回北京,并预先联系好医院。一下火车,她亲自把他送往医院……。每到周末和节日,孩子们都回到“妈妈”身边,帅孟奇经常自豪地说:“我这个没有孩子的家倒成了孩子最多的家了!”

每当这些孩子们都团聚在她身边的时候,帅孟奇总忘不了叮咛嘱咐,她时常对孩子们说:“你们是烈士的后代。你们的父母,为人民、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并献出了可贵的生命。党和人民给了他们应有的荣誉。你们没有权利,也绝不应该躺在父辈的功劳薄上过日子。你们只有继承父辈的革命精神,为党为人民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义务……你们一定要继承你们父辈的革命事业,像他们那样,做一个诚实的、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才对得起你们牺牲的父母。绝不能给他们脸上抹黑……”这些教诲,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1987年1月3日,是帅孟奇90岁生日。那天,她的“儿女们”和过去一样,不约而同地来向她庆贺。有的拿长寿面,有的拿自己烧的拿手菜,有的拿小纪念品,帅孟奇也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这是世上少有的、简朴而热闹的生日宴会。

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小孩们,在妈妈面前变得更年轻了。妈妈脸上的皱纹,此刻也像花似的绽开。由于孩子们平时忙,难得相聚,这天相见,更是高兴无比。和小时一样,他们抢着向老人祝福,抢着替老人照像,并不时地相互交谈着各自的情况和见闻。

开饭时,士禄因主持一个会议还未到,但怕影响老人家休息,只好开饭了,结果士禄只赶上了饭的残局。他一进门,就跑到妈妈面前,搂着她说,“妈妈,对不起,我来晚了!”帅孟奇却乐得哈哈大笑。“小酒鬼”任湘乘机打趣地说:“来晚了,罚酒三杯!”“对!对!”大家附和着……

李鹏担任国家总理后,工作更忙了。但每年都和朱琳一起来为老妈妈祝寿。有一次帅孟奇对他说:“你现在当总理了,工作太忙,今后就别再来为我过生日了。”李鹏扳着她的手,亲切地说:“你永远是我敬爱的妈妈。独生子来为妈妈祝寿,应该的嘛!”

1989年3月,帅孟奇患过一次脑血栓后便立下了遗嘱:丧事从简、骨灰撒掉、余款全部捐给教育事业。可是谁也没想到,她早在80年代就为自己的后事做好了准备:她为自己准备好了一个包袱,里面有内、外衣各一套,虽不是新的,但洗得干干净净;里面的一件毛衣和一个枕套是曼曼送给她的,其余的是一双布鞋、袜子、手帕、帽子等。她一切为自己准备好了,免得让工作人员和“子女们”多花钱。

1996年,在帅孟奇的百年华诞之日,江泽民总书记特地到医院去看望她,这天去医院看望她的人达200多人,大家均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这位革命的老妈妈、老外婆的爱戴之情。李鹏告诉妈妈说,他送的花篮缎带上写的八个字是“大义凛然、爱憎分明。”陈赓将军的两个儿子陈知非、陈小建,一个作画,一个在画上题词。知非画了梅树下站着的帅妈妈,小建在上题写:“没有孩子,却儿孙满堂;没有视力,却有敏锐的目光。没有权力,却最受尊敬;没有享受,却活得最长。”这正是帅孟奇妈妈一生的写照。

1998年4月13日12时零2分,帅孟奇同志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102岁,遵照她生前的遗嘱,丧事从简,她的骨灰一半撒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苍松之下,一半撒在她无限眷恋的家乡湖南汉寿县的江河之中。




编辑: 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2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蓬莱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
·> 盒马的新“坐标”
·> 王文京重掌帅印后,用友网络携连亏成绩单冲刺港股
·> 倒计时1天!第五届山东省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即将举行!
·> 2022年年收入仅6万、高管薪酬却数百万,思哲睿科创板上市有动静了!
·> 万华化学增51亿!山东国资A股公司一周市值表现(7月7日至11日)
·> 经导财评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足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